•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表面预处理对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
  • 作者

    高丹校王毓华郑海涛褚浩然卢东方郑霞裕

  • 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摘要
    通过浮选试验、量子化学计算、接触角测量、ICP-MS检测以及溶液化学分析,研究了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表面预处理及其溶解组分对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后,锂辉石与长石、石英之间的可浮性差异增大;氢氧化钠预处理过程中,锂辉石、长石和石英表面组分的溶解速度不同,其大小顺序为锂辉石、长石、石英,即在碱性环境中锂辉石的表面组分会优先溶解.经表面预处理后,锂辉石表面对油酸钠的吸附作用增强,可浮性得到提高.矿物表面组分溶解后,在弱酸及弱碱性条件下,Al溶解的优势组分为Al(OH)3(s)和Al(OH)3(aq),有利于提高矿物的可浮性,而Si溶解的优势组分则为Si(OH)4和SiO(OH)-3,会降低矿物的可浮性.
  • 关键词

    锂辉石硅酸盐表面预处理溶解组分可浮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29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90228);中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9zzts172);
  • 文章目录
    1 试验方法
    1.1 单矿物样品
    1.2 试验药剂和设备
    1.3 试验步骤
    1.3.1 预处理和浮选试验
    1.3.2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检测(ICP-MS)
    1.3.3 接触角测量
    1.3.4 量子化学计算
    2 结果及讨论
    2.1 表面未预处理时矿物的浮选行为
    2.2 表面预处理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2.3 表面溶解组分对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2.4 矿物表面组分溶解行为分析
    2.5 表面溶解组分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 表面组分溶解及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量子化学计算
    3.2 矿物表面接触角变化
    3.3 不同组分的溶液化学分析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高丹校,王毓华,郑海涛,褚浩然,卢东方,郑霞裕.表面预处理对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0,49(05):991-997.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