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
  • 作者

    谢放放李保莲焦俊党马守臣张合兵孙瑞段佩玲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 摘要

    为了探究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以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赵固二矿沉陷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沉陷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全氮量、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裂缝、附加坡度、积水等破坏形式的多重干扰下,沉陷区土壤含水量和全氮量均从坡上到坡下随着沉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肥状况影响着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空间分布,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大体呈现坡中>坡上>坡下规律;不同沉陷部位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坡下的小麦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株高、叶面积及产量性状均显著低于坡上和坡中的,而相较于坡中,坡上的小麦生长发育受抑制情况更为严重,致使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坡中的。总之,开采沉陷区的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具有空间异质性,且其空间变化特征与沉陷破坏形式密切相关。

  • 关键词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作物响应空间变化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豫政采(2)2019045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71553;41977284);河南省高校教师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项目(18IRTSTHN00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A170009);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采沉陷区土壤水肥空间变化特征
    2.2 开采沉陷区土壤微生物特性空间变化特征
    2.3 开采沉陷区小麦生理、形态和产量性状响应  特征
    2.3.1 开采沉陷区小麦生理性状响应特征
    2.3.2 开采沉陷区小麦形态和生产性状响应特征
    3 讨 论
    3.1 开采沉陷对土壤水肥特性的影响
    3.2 开采沉陷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3.3 开采沉陷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谢放放,李保莲,焦俊党,马守臣,张合兵,孙瑞,段佩玲.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04):89-97.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