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要素禀赋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方法
  • 作者

    曾祥炎李姣曾小明

  • 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 摘要
    在地区间数字经济投资"竞赛"日益激烈,并且增速上形成中西部对东部地区赶超之势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是否可以支撑其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运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随机森林算法,基于地级市层面数据对24种投入要素进行分析,发现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占比4种要素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投入要素。进一步运用4种最重要要素的偏效应曲线图进行分析,发现在要素禀赋上,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同东部地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且大多数城市的重要投入要素已经具备了支撑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因此,要实现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要素禀赋构成情况实施差异化的补"短板"政策,又要通过推进数字资源的平衡布局来改变城市之间的数字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以构筑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关键词

    要素禀赋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器学习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JL096);
  •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分析框架
    三 数据与经验分析方法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说明
    (三)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四 经验分析结果
    (一)数字经济投入要素的重要性
    (二)重要要素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偏效应
    1.职工平均工资的偏效应
    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偏效应
    3.人均科学技术支出的偏效应
    4.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的偏效应
    (三)关于中西部地区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投入要素与传统制造业存在明显差异。
    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第三,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瓶颈”挑战。
    (二)政策建议
    第一,聚力数字产业化发展,形成与东部地区协同发展格局。
    第二,聚力投入要素补“短板”,对不同城市实施差异化政策。
    第三,聚力顶层设计,打造区域数字经济“一盘棋”。
  • 引用格式
    曾祥炎,李姣,曾小明.要素禀赋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机器学习方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6):80-89.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1.06.01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