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fine primary particles emitted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 and residential coal combustion
张银晓刘 磊严 沁孔少飞李卫军
ZHANG Yinxiao,LIU Lei,YAN Qin,KONG Shaofei,LI Weijun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环境学院
燃煤电厂和民用燃煤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而获取其排放颗粒物的形貌、组分、混 合状态等微观信息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溯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能 谱仪获取了山东和江苏某燃煤电厂和山东农村民用燃煤所排放细颗粒物的形貌、组分、混合状态和 粒径分布等单颗粒特征并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在燃煤电厂所排放的细颗粒物中,矿物颗粒 和富硫颗粒等非碳质颗粒物占主导,占所分析颗粒物总数的 93.6%。 这些矿物颗粒主要是由硅、氧 和金属元素组成,而富硫颗粒主要由硫元素组成。 在民用燃煤所排放的细颗粒物中,有机颗粒和黑 碳颗粒等碳质颗粒物占主导。 研究发现,民用燃煤在明烧和闷烧过程中所排放细颗粒物的形貌和 组分也具有较大差异。 民用燃煤在明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黑碳颗粒,其占所分析颗粒物总数的96. 9%;这些黑碳颗粒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并呈长链状或团簇状。 而民用燃煤在闷烧过程主要排放有 机颗粒,其也由碳元素组成,但呈圆形或近圆形的半透明状。 粒径分析结果显示,燃煤电厂所排放 细颗粒物的粒径峰值在 700 nm 左右,高于民用燃煤的 500 nm。 燃烧工况的差异是导致燃煤电厂 和民用燃煤所排放细颗粒物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燃煤电厂民用燃煤单颗粒源排放碳质颗粒物
coal⁃fired power plant; residential coal combustion; individual particles; source emissions; carbonaceous particle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