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长短波授时系统建设的工程史考察
  • 作者

    王一淇王大洲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摘要

    长短波授时系统(BPL/BPM)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的发播任务,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的需求。基于现场访谈和档案材料,参考出版物及公开报道,就长短波授时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历史描述。首先,回顾了授时系统的立项背景,还原了选址争议与艰辛的初建过程。第二,从工程的设计规划到施工建设、核心技术升级、验收使用等方面描述了设施的现代化改造过程。第三,从组织管理、前沿技术、成果应用、开放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该设施的运行现状。最后,尝试总结了长短波授时系统建设的若干历史经验。

  •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长短波授时系统工程史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项目“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
  • 文章目录

    引言
    1 短波授时台的立项与建设
    1.1 立项背景
    1.2 建设过程
    2 长波授时台的立项与建设
    2.1 立项背景
    2.2 建设过程
    3 长短波授时台的现代化改造
    3.1 短波授时系统的改造背景和建设过程
    3.2 长波授时系统的改造背景和建设过程
    4 长短波授时台的运行及发展
    4.1 管理框架
    4.2 前沿技术与成果应用
    4.3 开放共享与人才培养
    5 结论

  • 引用格式
    王一淇,王大洲.长短波授时系统建设的工程史考察[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1,13(01):87-96.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