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
  • 作者

    常朝阳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太极拳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社会适应性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太极拳为国家外交、人民体质健康服务,并出现了“新体育”的特征;在历史转折时期,太极拳得到继承和发展,海外传播全面展开,竞技化特征尤为明显;党的十二大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太极拳表现出举国体制下的竞赛化、演练化的特征,同时在学校和社会层面得到广泛推广;党的十四大以后,在市场经济驱动下太极拳相关行业产业不断涌现,太极拳休闲和健身成为主题特征;进入新时代,太极拳服务于健康中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其独特的健康思想、文化思想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彰显。另外,太极拳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鲜明特征。
  • 关键词

    新中国太极拳发展史社会适应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华武术通史研究与编纂项目(20&ZD33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TY007);
  • 文章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1949—1976年)
    (一)太极拳为国家外交服务
    (二)太极拳为人民体质服务
    (三)太极拳为“新体育”服务
    二、历史转折时期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1977—1981年)
    (一)继承发展:太极拳文化的正名
    (二)外交题词:太极拳的海外传播
    (三)太极推手:太极拳竞技体育意识的深化
    (四)科教兴国:太极拳生命科学思想的兴起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1982—1991年)
    (一)举国体制:太极拳竞赛化凸显
    (二)团体表演:太极拳文化娱乐思想的初兴
    (三)学校体育:太极拳教育思想的萌发和发展
    (四)政策开放:太极拳社会化思想的呈现
    四、市场经济驱动下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1992—2011年)
    (一)太极拳行业产业的形成
    (二)太极拳休闲理念的初现
    (三)太极拳健身思想的普及
    五、新时代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2012—2021年)
    (一)太极拳健康思想的深化
    (二)太极拳文化思想的丰富与扩展
    (三)太极拳科技融合的创新
    (四)太极拳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
    六、结 语
  • 引用格式
    常朝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极拳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特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3):83-89.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3.03.014.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