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王国法院士学术思想”专题

来源:

王国法,1960年8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男,山东文登人,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机械系,1985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煤炭高效综采理论、技术与装备体系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了我国煤炭综采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国产化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90年代初,主持创新研发了新型高效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和系列高效综采关键技术装备;首次提出了液压支架与围岩“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的“三耦合”原理和设计方法;主持设计研发了世界最大采高的8.2m超大采高综采和20m特厚煤层综放、世界最小采高的0.6~1.3m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和最大倾角的55°大倾角综采等系列技术与装备;主持的黄陵一矿智能化开采总体设计项目,首次实现常态化工作面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智能化采煤,获得中国工业大奖;主持建立了我国综采和液压支架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成套技术完全国产化,研发的产品出口到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各类国家研发项目和省部级研发项目6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3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行业视野

院士

类别

276个

关键词

133位

专家

79篇

论文

145088IP

点击量

132295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徐亚军, 王国法, 刘国柱, 姚连登, 屈朝霞

    摘要:通过热切割试验、斜Y坡口对接裂纹试验、焊接接头试验和最高热影响区硬度试验,对Q890CFD液压支架用高强度钢结构钢焊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高强度钢有一定淬硬倾向,需预热切割,焊接时要预热同时进行焊后回火,预热温度不低于120℃,回火温度不低于480℃。
    免费下载
    煤矿机械
    2016年第02期
    883
    245
  • 作者(Author): 宁桂峰, 王国法, 满翠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加强,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制造方法将会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同时介绍了其在采煤工作面中应用与展望。
    煤矿机电
    2004年第05期
    388
  • 作者(Author): 王国法, 宁桂峰, 满翠华

    摘要:运用ANSYS软件,依据欧洲CEN标准,对千斤顶进行偏载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从而优化设计和改型,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煤矿机电
    2004年第02期
    836
  • 作者(Author): 徐亚军, 王国法

    摘要:本文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就液压支架干涉检查的原则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静态干涉检查,利用动态仿真软件进行动态干涉检查,从而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
    煤矿机电
    2005年第01期
    949
  • 作者(Author): 徐亚军, 王国法, 刘成峰

    摘要:本文采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ZF80/2300/3700型支架模型,再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仿真,并用Matlab软件对仿真获得的数据作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成功地实现了液压支架梁端轨迹的多项式逼近。
    煤矿机电
    2005年第02期
    838
  • 作者(Author): 王国法, 庞义辉

    摘要:基于我国煤炭工业"黄金十年"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发展成就,阐述了液压支架与围岩刚度耦合、强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关系理论的创立与应用;提出了大倾角煤层液压支架"自撑—邻拉—底推—顶挤"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及成套技术;解决了薄煤层超大伸缩比立柱、智能化开采技术难题,研发0.6~1.3m复杂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工作面有人值守无人操作;开发了7m特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大梯度过渡配套技术,实现大采高综采技术新突破;研发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成功实现14~20m特厚煤层安全、高效、高回收率开采。基于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要求,展望"十三五"煤炭安全、高效、集约、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方向。
    免费下载
    煤炭工程
    2014年第10期
    969
    636
  • 作者(Author): 王国法, 吴兴利, 庞义辉

    摘要:针对同煤集团千万吨矿井群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资源、安全、环境、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千万吨矿井群协同开发思想及千万吨矿井群资源、安全、环境、管理协调开采理念,建立了以矿井健康综合指数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分析了浅埋煤层围岩刚度对顶板运移的影响,缓解特厚煤层煤壁防片帮与提高顶煤冒放性的矛盾,开发了资源条件分类协调开采技术。创新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开发试验了基于支架电液控制的综放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支架跟机自动移架、自动化和智能放煤系统。建设了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构建了工作面设备全寿命过程管理平台,编制了千万吨矿井群装备系列型谱,有效缓解了千万吨矿井群出现的资源、安全、环境、管理等问题。
    免费下载
    煤炭工程
    2015年第10期
    872
    368
  • 作者(Author): 王国法, 庞义辉, 张传昌, 顾大钊

    摘要: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0~600mm大缸径抗冲击立柱、控制阀组及供液系统,保障了支架对顶板的支护能力及移架速度。优化设计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级协动护帮装置,开发了Q890~Q1150液压支架用高强度易焊接结构钢,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支架减重15%。研究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端头大梯度直接过渡配套方式,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研究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环境及装备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间的智能联动与一键启停控制。通过对6~8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超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的适应条件及实施的技术经济性。
    免费下载
    煤炭工程
    2016年第09期
    1142
    320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