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田时锋周军平鲜学福董志强郑懿邓光荣张平
-
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
-
摘要
CO2地质封存过程中,抗拉强度是评估CO2注入后岩石破裂压力以及裂纹扩展的重要参数。通过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10天,20天,30天)超临界CO2(60℃,20MPa)作用下干湿页岩的抗拉强度,劈裂模量和破坏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超临界CO2作用弱化了页岩的抗拉强度和劈裂模量,弱化程度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湿页岩抗拉强度和劈裂模量的弱化程度比干页岩大。(2)原始页岩试样劈裂破坏后仅产生路径单一的直线型裂纹,超临界CO2处理后的页岩破坏后裂纹形态多样化,且产生了多条次裂缝。(3)通过核磁共振测试分析发现,超临界CO2作用后,页岩孔隙度的变化与页岩抗拉特性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超临界CO2处理时间的增加,页岩孔隙度逐渐增大,劈裂过程中页岩破裂压力越低,页岩抗拉强度和劈裂模量弱化更明显。页岩孔径分布的变化对于页岩抗拉强度也具有显著影响,页岩抗拉强度和劈裂模量与微孔孔隙度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与中孔和大孔的孔隙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孔和大孔的孔隙度增大在弱化页岩抗拉强度中起主导作用。CO2长期封存过程中,抗拉强度的减小可能导致在流体压力作用下页岩盖层更容易产生破坏,增加CO2泄露的风险。因此,需要考虑页岩抗拉强度变化建立破坏准则,对地层压力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CO2封存的安全性。
-
关键词
页岩2"name="keyword">超临界CO22封存"name="keyword">CO2封存抗拉强度孔隙度
-
文章目录
1 试样样品和方案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设备
1.3 试验方案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力学性质
2.1.1 抗拉强度
2.1.2 劈裂模量
2.2 破坏特征
2.3 孔隙结构变化
2.4 孔隙结构与抗拉特性的关系
2封存的影响'>3 抗拉强度变化对CO2封存的影响
4 结论
-
引用格式
田时锋,周军平,鲜学福,董志强,郑懿,邓光荣,张平.超临界CO_(2)作用下页岩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J/OL].煤炭学报:1-9[2023-06-24].DOI:10.13225/j.cnki.jccs.CN23.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