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急倾斜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 51
  • 作者

    李腾姜永东刘华君邹勇桂涛陈飞

  • 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川煤石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针对急倾斜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剧烈,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川煤石洞沟煤矿3111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得到了31111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约16.4m,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约40m,明确了31111机巷超前支护距离;结合微震监测三维定位技术,得到了31111综采工作面“三区”(煤壁支承压力影响区约40m,离层区122-144 m)和“三带”(顶板垮落带0-2 m、裂隙带2-30 m、弯曲下沉带30-96 m)范围,揭示了急倾斜大采高岩层周期性破断规律及 “厂”型移动拱特征,为后续来压预测预报,实施沿空留巷提供数据支撑。基于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及压力分布规律,提出在非断层带采用弓型柔性掩护支架+锚网索联合支护的沿空留巷方法,断层带采用弓型柔性掩护支架+锚网索+矸石胶结充填联合支护的沿空留巷方法。现场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刚柔并举,对采空区垮落矸石有良好的支撑、掩护作用,保障了沿空留巷安全,实现矿山无煤柱安全经济开采。
  •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大采高矿山压力与控制沿空留巷综采

  • 文章目录
    0引 言
    1 31111综采工作面概况
    2急倾斜煤层矿山压力及显现特征
    2.1岩层移动分析及来压步距计算
    2.2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监测
    2.3采场“三区三带”分布特征
    3沿空留巷方法
    3.1非断层带沿空留巷方法
    3.2逆断层带沿空留巷方法
    4沿空留巷应用效果
    5结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