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掺氨燃烧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237
  • 作者

    司桐黄骞杨远平马鹏雷小洋李水清

  • 单位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摘要
    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影响着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对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和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保障能源安全,煤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及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为实现碳中和,能源系统逐渐从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使得电力系统调节更加困难,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以氨为代表等零碳燃料在处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既可作为长时大规模储能的载体来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又可灵活地用在锅炉等动力设备中直接替代燃用。然而,由于零碳燃料与化石燃料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导致零碳燃料在燃用过程中存在如火焰稳定性差、易生成氮氧化物等问题,给氨燃料的大规模利用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文从煤炭掺氨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必要性出发,对氨煤共燃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燃烧特性(着火、稳燃)和污染物生成特性(NOx、飞灰颗粒物和碳烟生成)进行了全面综述,并讨论了工业级燃烧器的放大规律和高效稳定燃烧控制策略,包括燃料分级、空气分级等应用,未来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数字孪生等信息化技术,有望从源头为下一代面向双碳战略的新型绿色动力发电系统的研发提供科学支撑和路径参考。
  • 关键词

    氨煤共燃低碳NOx分级燃烧模化放大人工智能

  • 文章目录
    1、化学反应动力学
    2、燃烧特性
    2.1 着火特性
    2.2 稳燃特性
    3、污染物排放特性
    3.1 NOx排放及燃尽特性
    3.2 颗粒物与积灰特性
    4、 氨煤共燃途径调控策略
    4.1 放大准则
    4.2 燃烧器调控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