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蔡亚珍方严崔腾徐玥谢驰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安徽理工大学眼科研究所
-
摘要
目的 基于广域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观察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黄斑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及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结构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于2023年07月至2023年08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共招募105例105眼DR患者,分为无DR组(NDR)53眼和轻至中度非增殖性DR组(NPDR)52眼两组,5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S-OCTA以黄斑为中心的12mm×12mm扫描成像并自动定量测算黄斑不同分区的浅层血管复合体(SVC)、深层血管复合体(DVC)的血管密度(VD)、灌注面积(PA),SVC的小血管密度(SVD)以及神经节细胞内从状层(GC-IPL)厚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DR组DVC中只有鼻侧象限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NPDR组除了SVC中VD的上、颞侧象限、PA的上象限、DVC中VD的鼻侧象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3、P=0.302、P=0.644、P=0.129),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相比,NPDR组的SVC、DVC中平均VD、总PA以及各象限的和SVC中SVD平均以及各象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NDR组相比,NPDR组鼻侧象限GC-IP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3);与对照组相比,NDR组GC-IPL中的差异以及各象限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Spearman相关分析中,鼻侧象限GC-IPL与SVC中平均VD、总PA、SVD呈正相关性(r=0.438,P<0.001;r=0.417,P<0.001;r=0.439,P<0.001),中等相关;与DVC中平均VD、总PA呈正相关性(r=0.247,P=0.002;r=0.360,P<0.001),弱相关。结论 随着DR进展,广域SS-OCTA可观察到视网膜微循环先代偿性增加后下降。浅层小血管的密度可作为临床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客观检测影像学标志。早期DR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和视网膜神经改变存在相关性。
-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广域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血管密度血管复合体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181);
-
文章目录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人群特征
2.2 SVC中VD、PA、SVD的分析
2.3 DVC中VD、PA的分析
2.4 GC-IPL厚度的分析
2.5 GC-IPL厚度与SVC、DVC血管参数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
引用格式
[1]蔡亚珍,方严,崔腾,等.广域SS-OCTA下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黄斑区的改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04):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