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忠鑫 田凤亮 孙鑫 郭晓松
-
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摘要
现有针对智能化露天煤矿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智能化露天煤矿总体规划、基本架构、建设内容的完整性评价等方面,关于智能化露天煤矿建设完成后运行效果综合评价的研究很少。提出了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巨系统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能够自主做出合理响应的综合能力,是评价露天煤矿智能化程度最重要的标志。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从功能完整性、功能活跃性、系统结构性、数据利用高效性4个维度建立了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发现单纯追加投资、扩建系统不能保障智能化能力的成熟,通过科学的规划,尽量采用少的功能来实现智能化建设目标,智能化建设效益将更加显著。从智能化露天煤矿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出发,提出了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应遵循的减法逻辑、生态逻辑、重构逻辑与自洽逻辑,并给出了未来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001”模式智能化露天煤矿,即移动设备及固定岗位全无人值守(“0人员”)、场景生态全覆盖(“0盲区”)、业务管控一体化(“1大脑”)。
-
关键词
智能矿山露天煤矿智能化评价智能化能力成熟度演进逻辑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
1.1 功能完整性指标
1.2 功能活跃度指标
1.3 系统结构性指标
1.4 数据利用高效性指标
1.5 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
2 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理论分析
3 露天煤矿智能化演进逻辑与目标
3.1 露天煤矿智能化演进逻辑
3.1.1 减法逻辑
3.1.2 生态逻辑
3.1.3 重构逻辑
3.1.4 自洽逻辑
3.2 露天煤矿智能化演进目标
4 结论
-
引用格式
王忠鑫,田凤亮,孙鑫,等.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J/OL].工矿自动化,1-7[2025-01-29].https://doi.org/10.13272/j.issn.1671-251x.20240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