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雷 徐凤银 童姜楠 张枫 王
-
单位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吉区块深层煤层气规模开发采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过程中,在采用相似压裂工艺以及技术参数的条件下,部分井出现了压裂窜扰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压裂改造和产气效果。前期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区块断层不发育,推测局部微尺度裂缝发育可能是水平井压裂发生窜扰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深层煤层气领域,以研究区深层8号煤为目的层,依托研究区“两宽一高”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OVT域处理获得了包含时间、空间(三维坐标)、偏移距(或炮检距)和方位角的五维地震数据,首次采用方位统计法开展了微尺度裂缝发育程度、方位和发育期次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微尺度裂缝整体较为发育,发育5个规模较大的裂缝带,南部相比北部微尺度裂缝发育程度更高;裂缝发育受控于区域两期构造活动,呈现出两组不同的平面展布方向,其中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近EW向与NW向裂缝,喜山期构造活动形成近SN向与NE向裂缝。结合区域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野外露头、成像测井、阵列声波测井等成果资料,验证了本次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应用上述微裂缝预测成果指导了后期研究区水平井压裂方案的优化和实施,窜扰比例明显下降,窜扰比例从2023年的14.58%大幅下降为5.23%,同时经统计2023年投产井平均日产气量6.7万方/天,2024年投产井平均日产气量为7.5万方/天,表明压窜影响显著降低,开发效果持续向好。该预测方法可为相同地质条件区块深层煤层气微尺度裂缝预测提供重要借鉴。
-
关键词
大吉区块深层8号煤煤层气微尺度裂缝预测OVT各向异性
-
文章目录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1.1构造特征
1.2储层特征
1.3规模开发存在的问题
2五维地震数据裂缝预测方法
2.1五维地震裂缝预测原理
2.2五维地震数据裂缝预测技术流程
3微尺度裂缝预测结果
3.1研究区地震资料基础
3.2 裂缝预测可行性分析
3.3裂缝发育程度
3.4裂缝方向
4 应用效果
5结论及认识
-
引用格式
张雷,徐凤银,童姜楠,等.基于五维地震数据的深层煤层气微尺度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J/OL].煤炭科学技术,1-11[2025-04-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331.1734.005.html.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