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可从源头实现化工、冶金等行业实现深度脱碳,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但目前国内对于绿氢产业支持力度还不够。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提出《关于支持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钟宝申认为,绿氢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方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目前制约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储运成本高,绿氨和绿醇可作为绿氢的重要载体。今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将船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各大船舶企业加快调整应对策略,使用绿氢制取绿色甲醇作为船用燃料是最受欢迎的方案之一。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绿氨发展路线图,对绿氨行业应用端和供给端均给出了明确规划和时间节点。
毋庸置疑,加快绿氢及绿氢化工,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目前我国绿氢产业发展面临储运成本高、应用场景落地难、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挑战,亟须寻找解决之道。
为此,钟宝申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促进绿氢及绿氢化工(绿色甲醇、绿氨等)产业发展。将国内化工等高碳排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助力获取认可的二氧化碳作为绿色甲醇的原料,降低绿醇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是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离网制氢项目申报。离网制氢可大幅消纳可再生能源,应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煤化工大省统筹布局重大示范项目,将绿氢化工与可再生能源布局相结合,优先推进沙戈荒等可再生能源配套的电解水制氢项目选址,并对离网制氢项目给予相应政策、税收补贴,开通离网制氢项目申报流程的绿色通道。同时,将绿氢和绿氢化工纳入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对象,降低绿氢项目融资、土地等成本。支持领军企业发挥龙头作用,从技术创新、科研攻关及集成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因地制宜开展多类场景、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引导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落地。
二是明确政策要求,促进绿氢多应用场景落地。明确绿氢作为原料比例不低于5%-10%,实现对现有煤制合成氨、甲醇及冶金等逐步替代,明确氢化工的碳减排量,将非电领域的高碳排行业纳入碳减排。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合成氨行业规范条件》要求,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单位合成氨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高于4.2吨,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不高于1.8吨。建议将煤头合成氨碳排量设置为不高于3.5吨,气头合成氨碳排量设置为不高于1.5吨,进一步加大降碳力度。
三是完善技术标准和体系建设,严格行业准入。建议对绿氢、绿醇、绿氨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加强制氢装备认证管理,引导制氢端企业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出台国家级制氢质量、检测评价等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绿氢化工标准规范、绿色认证、碳减排方法,完善碳交易体系,推动绿色能源碳资产管理平台应用和普及。
四是取消绿氢项目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绿氢衍生物可作为能源产品大规模推广,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电解水制氢、氢基化工(甲醇、合成氨等)必须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同时尽快出台产业链相关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完善检测认证、质量监管、安全监测、标准规范体系,促进绿氢应用。(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