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质生产力,济宁能源集团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04-07
来源:IntelMining智能矿业
量质齐升,向“新”向“绿”。近年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以下简称“济宁能源”)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能源集团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这一目标,谋划企业战略转型重大举措,以绿色、智能、高效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产业生态、经营模式创新上释放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提效、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不断创新,攻克技术难题
走进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科技”)基于激光增材的高端油缸项目厂房,百余台(套)设备繁忙运作,AGV智能运输小车来回穿梭。
“以往的油缸加工采取的是电镀工艺,而现在我们生产加工的高端液压油缸,关键部件的内、外壁全部采用激光增材技术。”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陆宜东介绍。激光增材技术是一种先进修复技术,它集激光熔覆加工工艺技术、激光熔覆材料技术和其他多种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使损伤的零部件恢复外形尺寸,还可以使其使用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的水平,使用寿命提高5倍以上,更好解决了环保问题。
在新质生产力的崛起过程中,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研发团队同样不可或缺。为解决能源行业绿色化、节能化发展的难题,海纳科技在科技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打造产品“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良性循环,海纳科技在增强研发实力上下狠功夫,近两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即插即用研发人才达到了80人,还先后与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和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研发平台。
据悉,海纳科技以绿色发展理念延伸产业链条,专注于智能输送成套装备、激光增材制造及再制造、矿山绿色开采及去煤泥化装备、高端电液控阀的研制、销售及配套服务;以“1+3”装备制造产业矩阵,为煤炭、港口、工程机械等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拥有300余种煤安证书、60余项专利,主导产品销往全国 20 多个省份,激光增材制造及再制造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前三位;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智能化造船,打造内河航运新未来
在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联合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不停地忙碌着。“当前我们正在进行联合车间智能化升级改造。生产船舶的钢板从材料码头卸货后就进入了流水线,从生产到下水,周期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比传统的船厂快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周建介绍。当前新能船业联合车间内“堆场及理料间+型材上下料”模块完成8%;型材切割线完成 16%;板材切割线完成11%;物流转运线完成8%;焊接总装线完成10%。
新能船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内河新能源船舶事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坚持“建绿色智能船厂,造绿色智能船舶”的理念,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引领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目前,已建设船体联合车间、分段装焊车间、涂装车间、舾装综合车间、船台等生产、生活等相应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完工后可形成年建造1000-2000吨级内河船舶400艘、修理改装100艘的生产能力。3月16日,新能船业所建造的首艘80米油气加注趸船成功下水,进入了水下舾装的新阶段,这标志着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建成投产,也为济宁能源港航物流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我们公司主推的67.6m、80m、90m标准化船型,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系统,可以节约80%的传统燃料,‘以销定产’的传统模式已转变成‘以产定销’的新模式,助推‘气化运河’‘电化运河’进程,引领内河航运由‘传统动能向新能源绿色动能’转变,助力济宁打造京杭运河新能源运输先行区。”新能船业公司负责人说。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济宁能源集团积极将创新、数字化以及绿色生产理念相融合,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能,借助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努力擦亮高端制造产业的新底色,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