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火灾预警、人员精确定位、可视化精准采煤……走进陕煤黄陵双龙煤业指挥调度中心,井下的各区域和生产过程都 显示在大厅的各个区域显示屏上。
“今天二班所有入井的人员在什么位置,具体在进行什么操作,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调度员张建忠面前的大屏幕上,两名井下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精准作业。
信息化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近年来,该矿先后铺设光缆40000余米,建成井下基站94个,已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充分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安全管理之中。持续强化信息化在一通三防、火灾、顶板等灾害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安装更为精密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矿井内的气体成分、温湿度、风速等关键指标可实时监测,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该矿累计安装100余个高清摄像头,结合虹膜录入,使入井作业人员全部实现可视化,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地质建模技术可以提前更加清楚了解综采工作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计划的开采,让生产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该矿地测部技术员吴博正在对综采工作面的储煤量进行提前评估。
该矿通过提前对综采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储量等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精准掌握,将先进设备和技术深度融合,如同一台具有强大功能的CT机,在综采工作面开始作业前,对其进行精准切片扫描,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和数据建立起一个透明3D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就清晰地看到矿体的结构、分布和品位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资源合理规划生产进度,使得开采计划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因误判导致的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手持智能化瓦斯检测仪,所有数据一目了然;敲击一下键盘,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自动导入整改系统;动一动手指头,智能化综采装备自动启动精准割煤。
依托信息化,各种智能、便捷、先进而又高效的技术和设备研发应用,代替了部分传统作业,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广大职工真正实现从“煤黑子”到“煤亮子”的转变,切实从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下一步,双龙煤业将紧扣“智能矿井 智慧矿区”建设总目标,以信息化、智能化促生新质生产力,将双龙煤业打造成一座集科技、高效的智能化标杆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