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国能乌海五虎山矿业:从“新”出发 行稳“质”远

2024-06-05   来源:IntelMining智能矿业


国能乌海能源五虎山矿业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三六”发展战略和乌海能源公司“一三九七”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战略布局,从“新”出发,行稳“质”远,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在强化创新引领方面持续发力,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01

瞄准新质生产力之“新”, 解锁矿井发展“新密码”




公司紧密结合实际,加大升级改造力度。先后完成九层延伸扩帮、十二层延伸皮带安装,主运输系统升级改造、地面主扇架空线路改造;水计量系统、电力能耗三级计量管理系统投入运行;直排水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工程有序推进,通风系统改造完成设计及备案。

安全培训转型升级,聘请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西北三院、国家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专家对管理人员授课。同时,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让员工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提高安全意识。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煤矿的真实作业场景,让员工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操作场景和事故现场,提高安全培训的沉浸感和实效性。

率先在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主通风机房等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增设视频监控,实现对采掘作业现场全过程实时监测监控。同时,加强高风险作业管控,对高风险作业以及外委施工项目一律实行重点监管,对触碰“红线”和“三违”人员进行追责处罚或清退,有效震慑了违章行为。

积极拓宽职工创新渠道,形成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攻关等创新矩阵。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规模化全专业技能比武,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岗位练兵,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劳动竞赛,不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和对标学习,形成技能人才层出不穷、全员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02

激发新质生产力之“力”,打通人才培养“新赛道”




编制五虎山矿业公司“三支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打造数量足、质量优的后备队伍;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拓宽年轻技术人才晋升通道。常态化开展“工匠小讲堂”,建成 7 大工种实训考核及 19个学习培训配套场所。组织“金牌讲师团”给青年职工“开小灶”。实施“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全员竞赛”,投资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实现集群化管理。实施“三支队伍”建设工程以来,“传帮带”出一批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优秀职工,保证采掘一线各工种接续。一批90后高校毕业生逐步具备科级管理能力,中层干部平均年龄降低两岁,形成了新老接替有序、老中青搭配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持续开展岗位练兵,打造创新人才实训基地,激发广大职工钻研业务技能、解决技术难题的潜能。通过召开科技大会、创新创效成果发布会,对各类优秀成果进行奖励。2023年共征集创新创效、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117项,评选出57项,奖励34.1万元。注重班组长培养,开展年度优秀班组长评比,选取2名比照副队长标准执行,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03

提升新质生产力之“质”,积蓄发展“新动能”




该公司注重从硬件装备上提升新质生产力之“质”,先后引进多种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生产工艺。5G网络在井下落地,安装14台基站,5项AI智能模型率先在井下应用,5G矿用智能皮带巡检机器人在井下发挥效能;中央水泵房、清水泵房、空压机房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和无人值守;011205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远程操控;智能化通风系统、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投运后,建立了煤矿瓦斯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了多元信息动态监测、传输与自动采集技术以及监控预警软件平台,实现了瓦斯灾害全过程、全方位监控预警和联动控制。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力度,探索在12#煤层使用窄煤柱技术,自主研发了采掘工作面限员预警系统;研发煤矿巷道高效快速掘进与支护装备、智能采掘装备、大倾角/急倾斜煤层高效高回收率装备,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通过“三网一平台”数字化体系应用,形成了“煤矿一张网”“数据一片云”“运营一大脑”“资源一视图”和“N个重点应用场景”的智能化体系。实现从“采煤”到“采数据”的转变;隐患单位分布情况、“三违”行为等级分布情况、未整改隐患等数据通过“双防平台”实时显示,让安全管理更科学、更智慧、更主动。2023年通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未发现重大通风系统安全隐患;施工瓦斯抽放钻孔74877米,抽采瓦斯1435.15万立方米,实现采掘期间瓦斯不超限;完善了矿井防灭火体系,未发生煤层自燃及一氧化碳超限事故;011008工作面切眼实施了《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群大断面切眼布置支护设计》,工作面在原设计基础上延长32米,多回采原煤2.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320万元。

坚持走好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道路。重介高密池一体化净水设备进入矿井水处理系统后,日处理能力达2000立方米,“三废”排放达标。建立全过程能耗管理体系,取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主通风机、主运输皮带配电室余热回收利用,节约空调用电约11.05万度,节约资金20.66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7.72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累计发电25.45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5吨,节约资金约49万元。井下瓦斯抽放泵实现循环用水,年节约用水3.5万立方米,节约资金65.66万元;缓坡斜井周边、行人斜井西侧土地复垦修复3.4万立方米,种植树木945棵,播撒草种2万平方米,顺利通过自治区绿色矿山初验收。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今日专家

硕士,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

亮点论文

基于中介效应的煤炭产业跨区转移对居民健康影响分析作者:任露丹,曹薇,程璐璐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章刊发:《煤炭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摘要:基于2009—2...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