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紫金矿业西藏巨龙铜矿

一、总体思路

紫金矿业始终紧跟国家智能化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等政策要求,积极抢抓矿山智能化转型机遇,从集团层面加强战略擘画,成立了由董事长亲自挂帅的“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全面加强对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对照有关政策要求,结合紫金实际,制定《紫金矿业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2023~2028年)》。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8亿元,应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打造统一开发平台、建设统一大数据中心,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应用和业务过程的智能化处理。到2025年,重点生产企业基础自动化覆盖率达95%。到2028年,基本完成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点权属企业实现采矿作业智能操作、选冶生产智能优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主要做法

紫金矿业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智能化发展机遇,持续在发展理念、科技研发、装备应用、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创新推进,全面加速智能化矿山建设步伐。

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一)创新发展理念。一是秉承“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理念。以矿工生命安全为首要考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智能化手段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矿山生产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人工作业,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水平。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创新”的理念。深入剖析各权属矿山的独特矿体形态与生产工艺流程,因企制宜,一矿一策,精准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实现技术创新与矿山具体条件的高度契合,确保创新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强化“系统整合、协同管理”的理念。智能化是现代化矿山的重要标志,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依托大数据集成与智能化技术,编织覆盖国内外、多板块、全环节的管理网络,实现矿山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现代化矿业标杆。

(二)创新科技研发。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通过技术攻关破解难题、赋能发展,集团公司2023年投入15.67亿元用于科技研发,目前已拥有各项专利431项一是探索多工序协作典型应用场景。投入2000万元,基于UWB无线通信、自主避障、超视距遥控技术,研发地下开采无人铲运多装备多工序智能化系统,成功实现铲装、破碎等关键环节的远程操控与井下无人驾驶运输,卡车管理调度系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地下开采无人铲运多装备多工序协同项目”入选2023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数字矿山融合发展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优秀案例。

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二是探索定制化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与湖南创远、安徽开发矿业等公司合作,研发地下竖向工程智能掘进技术,入选国家矿山安监局、工信部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在减人50%的情况下,实现208m天井无人化自主导扩孔作业,填补了行业空白。


三是探索智能化通风典型应用场景。针对井下生产布局不断变化导致通风调节越来越困难的现状,与福州大学开展深度技术合作,通过在紫金山金铜矿井下2个中段关键位置安装智能风门,并基于微波雷达、智能传感、集成数控等技术研发智能风门控制系统,实现了井下风流的智能隔断与调节。

(三)创新装备应用。围绕智能化建设,学习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智能化装备。一是推进新能源装备与智能化融合。所属露天铜矿投入1.4亿元引入新能源矿卡、穿孔钻机和铲运机等28台先进设备,应用空间定位、态势感知、5G通讯和AI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穿孔、铲装、运输、卸载作业的全面自动化智能化。

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巨龙铜矿纯电动矿卡

二是推广小型化轻便化装备。针对薄矿脉型矿山的特殊地质条件,投入1400万元定制研发25台小型化凿岩台车、锚网台车等采掘设备,解决了薄矿脉小巷道采掘设备的适应性问题,显著提高了采掘效率和设备操作的灵活性。

紫金矿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贵州资金小型化设备

三是推进采掘全流程作业自动化智能化。所属义兴寨金矿投入1.2亿元,引进智能穿孔钻机、铲运机、破碎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应用远程遥控、智能巡检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成功实现了工作面真实场景的精准复现和超视距遥控作业。

(四)创新管理模式。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解决“点散面广、线长人多”带来的管理难题,必须通过智能化技术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一是实现全流程生产系统自动化。以“矿石流五环归一”为引领,贯通地质勘探、采矿作业、选矿加工、冶炼精炼、环保治理等环节,融合自主技术与工程实践,实现高效协同,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与生产效率。二是实现全链条安全管控智能化。系统梳理紫金特色安全管理体系,涵盖综合管理、行为塑造、风险隐患排查、过程监控、应急响应及协作方管理等关键要素,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与标准,推进员工行为习惯养成与固化,实现安全风险的智能分析、精准研判与科学决策。

(五)创新人才培养。一是组建科技公司。集团层面专门设立了信息部,成立了紫金智信和紫金智控两家子公司,专注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目前已形成一支拥有340多名信息化智能化领域专业人才的自有队伍,硕士以上学历占比约30%。二是建设实训基地。积极建设紫金安全培训中心,投入3400万元打造矿山智能化装备实训基地,已引进30余套培训设备,2023年建成以来已培训2900余人次。三是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训。紫金山金铜矿充分利用井下采掘生产实操基地和现有的采矿技术人才优势,采用“理论培训+实操”的递进式培养考核模式,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采掘队培训课程体系,成功培养出20余名拥有智能化采掘技术的高学历、高素质大学生人才,为集团智能化矿山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工艺流程明显优化。所属国内19家矿山企业全部实现了充填自动化和提升、配电、排水的无人值守,建成了3个智能通风系统和2个智能化铲装运系统,设立了3个露天采矿无人驾驶试点。

二是作业环境明显改善。所属地下矿山实现100%危险岗位自动化替代,70%的作业实现了无监控不作业,50%的作业实现了无人作业、视频巡检和远程集控,彻底改变了矿山脏、险、苦、累的落后面貌。

三是作业人员明显减少。经过“数智”赋能,19家矿山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减少了12%,紫金山金铜矿通过智能化升级,在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本5个采矿作业面减少至3个,单班作业人员减少50%,巨龙露天铜矿智能化采剥作业面现场作业人员下降了87%。

四是安全管理明显高效。通过智能化建设,集团公司实现了对所有矿山视频监控全覆盖,关键点位实现100%联网,做到了安全风险隐患早研判、早发现和早治理,初步形成了不敢、不能违法违规生产的良好局面。紫金山金铜矿辨识的风险条数从8000多条增加到10554条,风险管控实现覆盖,露天作业违章减少了90%。

五是生产效率明显提升。通过智能化改造,人均劳动生产率从5000吨提升至7100吨,月掘进进尺从120m提升至400m,运输效率从480吨/小时提高至548吨/小时,凿岩效率从每人每班8吨提高至12.5吨,装矿效率从40吨/班提升至80吨/班。

四、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把矿山智能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专班,加强领导,聚焦关键环节和老大难问题进行攻关,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必须确保资金充足有效使用。要加大智能化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使用考核,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三是必须配备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要不断加大对智能化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合作及人才引进等多路径结合,着力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智能化矿山建设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

四是必须构建高效协同的长效机制。要从设计规划、资金投入、装备采购、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出发,加强横向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壁垒促进资源与信息的无缝对接,形成强大合力,提升整体运作效率与创新能力。

五是必须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容错纠错等制度,激发各级员工参与智能化矿山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切实解决畏难情绪、“上热下冷”、执行不力等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