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深部沿空巷道顶板蝶叶塑性区“低阻微变”性形成机理研究
  • 作者

    李季彭博袁鹏

  •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科建煤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摘要
    针对深部沿空巷道出现围岩变形剧烈及支护体支护失效严重的围岩控制难题,以赵固二矿11030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支护阻力对深部沿空巷道顶板岩层主应力场及蝶叶塑性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深部沿空巷道顶板蝶叶塑性区"低阻微变"性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深部沿空巷道而言,现有支护工程技术和经济水平所能够提供的高强支护阻力(10~6Pa数量级水平)与围岩所受应力场(10~7Pa数量级水平)不在同一数量级水平上,属于相对较低的支护阻力,不能起到改善围岩应力状态的作用,因而无法显著改变塑性区分布形态和减小塑性区尺寸,顶板蝶叶塑性区具有"低阻微变"性。
  • 关键词

    巷道支护低阻微变塑性区深部巷道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2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JQ520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7JK0497);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8TD-038);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