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陆相混积页岩不同岩相孔隙差异特征及影响机制——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 作者

    贺小标罗群李鑫李映艳邓远邱兆轩韦波

  • 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

  • 摘要
    岩相对优质储层及有利含油区的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查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不同岩相或岩相组合的储集特征和影响机制,综合运用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XRD)、总有机碳含量测定(TOC)、岩石薄片鉴定、镜质组反射率(Ro)、场发射扫描电镜、低场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以及物性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芦草沟组不同岩相孔隙差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的岩相包括高碳块状粉砂质砂屑云岩(HK-Ⅱ1)、高碳纹层状粉砂质泥页岩(HW-Ⅰ2)、富碳块状粉砂质砂屑云岩(RK-Ⅱ1)、富碳块状泥质粉砂岩(RK-Ⅲ2).页岩有机质生烃伴生的有机酸、碳酸溶蚀作用显著,催生了粒间孔、粒内孔和溶蚀缝的规模发育.不同页岩岩相的孔隙结构大小以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相互之间的耦合、匹配关系是导致孔隙差异化发育的关键.
  • 关键词

    混积页岩芦草沟组岩相孔隙结构分形维数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1-6);
  •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与试验
    3 页岩岩相类型及特征
    4 不同岩相孔隙特征
    4.1 物性特征
    4.2 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类型及特征
    4.3 孔隙结构特征
    4.4 孔隙分形特征
    5 孔隙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5.1 孔径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2 孔隙复杂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6 典型岩相孔隙结构差异成因模式
    7 结 论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