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贾宏伟
-
单位
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一零九有限公司
-
摘要
基于国内典型区块的含气性和地层压力梯度数据,从全国层面总结分析了异常高压区、异常低压区和正常压力区的含气性特点,同时以滇东黔西地区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通过点面结合系统总结了地层压力梯度对含气性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异常高压区煤层含气性相对较好,我国大部分异常高压主控下形成的高含气量储层都为自封闭控制型,极少数为水动力封闭型。构造抬升和剥蚀是形成异常低压的环境,极不利于煤层气保存。正常压力区含气量和饱和度也有较为明显的高低差异,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性质、构造特征等发挥了控制作用。针对滇东黔西地区的实证分析显示,松河井田为自封闭型高压储层,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明显高于低压-常压区的恩洪区块;恩洪区块内部EH-01/02井为构造抬升区,抬升剥蚀形成的异常低压,使其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显著低于常压区井(EH-C6井)。
-
关键词
煤层气地层压力梯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4);内蒙古地勘基金项目(17-1-NY01);
-
文章目录
0引言
1地层压力梯度与含气性的关系
1.1地层压力梯度控气重要性
1.2地层压力梯度与含气性特点
2地层压力梯度控气机理对比分析
2.1异常高压区
2.2异常低压区
2.3正常压力区
3典型区块解剖-以滇东黔西地区为例
3.1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2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3.3异常压力控气特征对比
4结语
-
DOI
-
引用格式
[1]贾宏伟.地层压力梯度对煤层含气性控制作用分析[J].煤炭技术,2024,43(11):135-139.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