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35)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行业视野

高端智库

类别

64个

关键词

61位

专家

17篇

论文

12050IP

点击量

2552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程云鹤, 董洪光, 耿纪超, 何继善

    摘要:能源革命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实施需要与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本文运用 Kaya 恒等式,将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消费需求分解为生产性、生活性两部分,考虑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人均收入、生活能源等驱动因素,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情景,据此分析能源革命背景下的低碳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延续,中部地区 5 个省份的能源需求量将持续上升,2035 年能源需求总量约为 8.4×108~1.01×109 tce;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将助力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支持 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拐点等目标。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能互补体系;加大能源体制改革,实现区域能源共济。
  • 作者(Author): 黄其励, 李全生, 李伟起, 栗继祖, 张凯

    摘要:老工业基地因体制机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等因素,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转型,能源革命是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在阐述老工业基地基本特征和能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转型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老工业基地的能源转型发展战略,并归纳了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通过量化分析和战略研判,分别论述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革命的内涵和战略定位,提出了面向2035 年、2050 年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推动老工业基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从构建“山西–蒙东– 东北”能源经济特区,鼓励开展页岩油开发,支持废弃油气藏、废弃矿井的综合利用,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加大化石能源资源转化利用,建设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落实人才激励政策机制7 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建议。
  • 作者(Author): 马洪琪, 李伟起, 迟福东

    摘要:西南地区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生态保护战略的重点区域,区域内水能、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也是支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区域;鉴于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差异较大且能源品种互补,推进区域内能源共享发展是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重大内容。本文将能源革命与西南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分析了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内涵,论述了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提出,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举措重在:推进天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煤炭高效开发与清洁化利用,合理制定水电开发时序,推进风光水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后续发展方面,完善水电消纳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实施针对性财税政策,资源和资本多元化并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高端智库建设与人才引进。
  • 作者(Author): 朱汉雄, 耿笑颖, 肖宇, 蔡睿, 刘中民

    摘要:新时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由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组成的能源“金三角”和新疆等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典型富集区,承担了我国能源供应的重任,同时也因其生态环境的脆弱而面临着“大开发”与“大保护”统筹发展的难题。新时代下西北地区如何通过能源革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级和水平,是西北地区能源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资源、产业和区域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能源革命要求,提出西北地区实施能源革命应战略定位于国家多能融合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煤制燃料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家综合能源供应基地,多能融合是实现西北地区战略定位的有效路径。建议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及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和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三条主线,推进六项融合示范举措,共同实现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的能源革命“西北方案”。
  • 作者(Author): 李全生, 张凯

    摘要:能源绿色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本文从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在阐述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内涵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能源绿色开发评价模型和能源利用系统评价指标模型,对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预测了我国面向2030 年、2050 年的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发展目标。研究指出,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实施路径可着重从两方面展开:在能源布局方面,开展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重点实施绿色煤炭工程、稳油增气工程和加强能源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从加强对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快攻克深层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等5 方面推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管理体制创新、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考核、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作者(Author): 黄维和, 韩景宽, 王玉生, 沈珏新, 程蕾

    摘要: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地缘政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综合高效利用国内能源资源、控制和减少油气进口规模、保障能源安全,仍是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梳理了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变历程、国外代表性的能源安全战略,从“发展可持续、供应有保障、科技有支撑、经济可承受、体制有保障” 5 个维度研究界定了能源革命条件下我国能源安全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研判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相应战略构想。研究表明,稳定传统能源生产,保障进口油气供给安全,实施多能互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科技水平、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完善能源发展体制机制,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从顶层设计与规划、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新能源科技创新研发、能源对外合作深化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 作者(Author): 王珺, 曹阳, 王玉生, 饶建业

    摘要: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能源国际合作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的内涵向多维度转化,能源国际合作的定位和主要任务也面临更新和演变。本文基于国内外能源领域的最新形势,兼顾能源安全观的新内涵,对新时期我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定位进行了全面阐述,着重探讨和分析近期能源国际合作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研究提出,新能源安全观对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应重点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油气进口和贸易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深化先进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作者(Author): 黄维和, 梅应丹, 吴丽丽, 梁赟玲, 赵晓丽

    摘要: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能源革命伴生的能源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能源结构变化影响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比例每增加 1%,能源价格将增加 0.82%;煤炭消费占比每增加 1%,能源价格将减少 0.24%;技术取得进步、能源投资增长、市场化程度提高、能源效率提升有利于降低能源价格;整体上,中国能源革命不会对能源经济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能源价格上升幅度仍处于国民经济和能源消费可承受的范围内。研究针对性提出了中国能源革命进程中更好保障能源经济安全的建议:注重技术进步,深化能源市场改革,提高能源市场竞争程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减缓能源革命对能源价格的冲击作用。
    352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