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大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土壤有机碳固持机制,并为该区域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采集复垦6年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0-20 cm土层土样,采用物理分组法,分析土壤大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大团聚体中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以及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关系。试验包括不施肥(CK)、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同CK相比,施NPK肥对大团聚体中各组分的有机碳储量均无显著影响;而M处理显著降低了MOC储量,达36.45%;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cPOC和fPOC储量,分别是CK的4倍和2倍,但是显著降低了MOC储量,达39.01%。4个组分中,仅有cPOC和fPOC储量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复垦土壤有机碳首先固存于未受保护的有机碳组分中。CK、NPK、M和MNPK处理下土壤固碳速率分别为0.82、0.68、1.36和1.58 Mg ha-1 yr-1。土壤固碳速率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 = 0.58,P < 0.05),每年约有31%的投入碳转化到土壤中。
综合来看,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仍有一定的空间固存有机碳,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有效途径,增加的有机碳优先固存于未受保护的有机碳组分中。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