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智能化学术聚焦”专题(《智能矿山》)

来源:智能矿山

《智能矿山》面向国内外矿山智能化领域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者, 长期征集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栏目论文。

行业视野

智能化

类别

8个

关键词

397位

专家

143篇

论文

73705IP

点击量

224162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喻川

    摘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 年版)》中针对智能掘进系统明确提出:“采用掘进工作面设备群和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实现设备间相对位置的精确监测和安全防护”;《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中也要求:“掘进设备运行危险区域设置人员接近保护装置,具备人员接近识别与报警功能”。因此,为尽快实现煤矿智能化、安全化建设的目标,亟需在掘进工作面研发实施一套人员接近防护系统,以实现人员和设备间的双向报警、辅助作业人员安全生产。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2期
    668
    398
  • 作者(Author): 王泽瑶, 白光星, 张琦, 贾明铄

    摘要: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 年版) 》《煤矿防灭火细则》等文件指示,煤矿井下自燃火灾智能化监测建设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重要一环,需要建立火灾预警模型,实现火灾的超前预警。煤矿自燃火灾监测是指在煤层开采后,利用煤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物和温度变化,判识煤自燃状况,判断发火位置,实现对煤自燃火灾的实时在线监测预报预警。但因井下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动态火情特征气体实时连续监测始终是难点。矿用束管监测系统是目前煤矿内因火灾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监测煤矿井下环境中的火灾指标性气体体积分数变化,判断封闭火区内煤自燃发展程度,为井下煤火防治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大,束管应用长度也随之加长,增加了其维护管理难度,长距离束管气体监测出现失真,并且存在系统可靠性差、稳定性差、实时性差、维护成本高、分析周期长等问题;长距离传输易因束管破损、折弯、水堵等情况,气样无法正常输送至井上,无法采集到真实有效的气体数据;束管采用负压输气,气样易污染,诸多因素影响对煤矿自燃火灾信息的准确掌握。火灾超前预警的基础是相关指标性数据采集,为满足对超前预警的数据要求,笔者研发了基于微色谱技术的煤矿自燃火灾智能监测系统(简称煤自燃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煤矿火灾指标性气体实时监测,提高矿井对火灾超前预警的感知能力,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精确化火灾监测。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2期
    421
    141
  • 作者(Author): 邵水才, 王荣, 郝鹏飞

    摘要:当前,露天矿山普遍面临用工难和用工成本高的问题。大多数矿山均远离市区,矿区运输工作环境恶劣,现有司机老龄化严重,社会人员从业意愿低,员工培训周期长,多种因素导致露天矿山运输卡车司机紧缺。露天矿山卡车司机的运输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存在着一定危险性,驾驶员需要时刻关注环境变化,夜间工作还需要克服自身疲劳、视线不足等问题。因此,开发露天矿山卡车无人驾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2期
    483
    649
  • 作者(Author): 李福洪

    摘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煤矿智能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提出要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液压阀作为中国煤炭工业机械的核心零部件,是煤矿机械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煤矿开采技术向着大采高及超大采高方向发展,液压支架支护高度也不断增加,从2.1 m到8.8 m,再到目前最新的10 m超大采高,支护强度和难度越来越大,不仅要求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具备大流量过液能力,满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快速降架、移架、升架,还要求减轻立柱千斤顶大流量过液时降低对阀的压力冲击和振动影响。传统换向阀控制液控单向阀执行立柱升降的方式不能满足大采高支架的工作节奏,严重制约了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效率,还威胁着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当液压支架立柱需要进行升降动作时,液压系统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稳定地开启、卸荷以及自身可靠性都直接影响着液压支架立柱的使用效率和工作面顶板的支护安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研发实践了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快速供液系统。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2期
    442
    313
  • 作者(Author): 裴文良

    摘要: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发利用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安全挑战。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矿工安全,煤矿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开采。煤矿机器人结合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煤矿生产与安全管理。煤矿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环境感知、生产作业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其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导航系统和控制算法,能够在复杂、恶劣的矿山环境下协助或代替人工进行危险作业。在传统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人工操作存在较高的风险,而且不能满足现代化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需求。因此,集成了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煤矿机器人可以保障更高效、安全地生产,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633
    514
  • 作者(Author): 田胜利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的兜底保障能源,其能源主体地位将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保持不变。随着国内电力需求和工业发展的需求,煤炭资源的开采需求仍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为保障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2020 年2 月,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煤矿智能化发展的3 个阶段性目标:到2021 年,建成多类型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 年,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 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577
    475
  • 作者(Author): 孟峰, 韩宝虎, 赵亮, 张磊, 陈国涛, 华正杰, 齐永立

    摘要:煤炭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以煤矿智能化为支撑的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是煤炭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内多家科研企业瞄准煤炭智能化方面,致力于解决煤炭企业在采煤及运输作业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其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煤炭装车站自动装煤系统已在许多煤矿企业部署应用,该系统采用带式输送机实现煤炭自动传送并根据列车速度动态调整装配溜槽的流量,能够有效改善煤炭装载效率。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431
    239
  • 作者(Author): 贺海涛

    摘要:永磁变频直驱一体机以其低转速、大转矩、高效率、免维护和传动系统简洁的特点,逐渐受到煤炭企业的青睐,尤其在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中,永磁变频直驱一体机具有很大优势。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是确保煤矿高效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其运行质量及可靠性决定了矿井生产运输的效率和煤矿企业的效益。带式输送机的应用范围很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驱动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628
    326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