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智能化学术聚焦”专题(《智能矿山》)

来源:智能矿山

《智能矿山》面向国内外矿山智能化领域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者, 长期征集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栏目论文。

行业视野

智能化

类别

8个

关键词

397位

专家

143篇

论文

73705IP

点击量

224162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杜少鹏, 李志勇, 郭曼, 徐吉丰

    摘要:在“采、掘”之前构建采煤工作面透明三维地质模型,实现采煤工作面地质信息透明化,是未来智能化开采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矿井下复杂和不稳定的工作环境,狭小的作业空间,以及不确定的安全隐患,成为我国煤矿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此外,煤炭开采过程中自动化水平低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大煤矿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力度,使煤矿实现从机械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才能做到安全、高产、高效、高采出率。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煤矿企业的发展方向。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9期
    515
    471
  • 作者(Author): 阮洪新, 李 何, 王静文, 黄 鑫

    摘要:作为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大国,我国需要稳定、高效、安全的煤炭供应。基于2030 年前力争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政策规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了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为满足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煤矿生产面临3 个方面挑战:①“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考核红线。相较于过去的发展环境,为保障煤炭生产安全,国家接连推动裁撤中小产量、低技术程度、高风险煤矿,应急管理部根据生产实际持续更新《煤矿安全规程》。政策的持续出台要求煤矿生产投入充足资金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②生态文明建设对煤矿解决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煤矿生产需要向绿色化发展,充填开采、塌陷治理、保水开采等要求需要煤矿提高对煤炭生产的整体管控能力,需要二三维地质保障系统、智能化工作面等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给予技术支持;③提质增效经营需求和人力资源现状对煤矿利用信息技术赋能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煤矿生产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各类生产设备的联动控制、人员精确定位、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运转,以提高设备运行无人干预持续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减员增效。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8期
    810
    412
  • 作者(Author): 鹿存金, 边凯, 王创

    摘要:井下放水试验是以地下水井流理论为基础,通过观测钻孔放水时水量和水位的变化来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为评价水文地质条件、预计涌水量、分析疏干降压可行性等工作提供依据,是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中查明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并对地下水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其成果比地面钻孔抽水试验更为准确。《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中明确规定如遇地面水文地质勘探难以查清的问题,需要在井下进行放水试验。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8期
    385
    316
  • 作者(Author): 范国涛, 马雁冰, 付少辉

    摘要:煤炭生产的特征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安全隐患,如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冲击地压、涌水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实施智能化建设尤为重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柳林煤矿) 不断加大在智能化领域的研究、投入和应用,并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创了多项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技术,为整体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8期
    806
    654
  • 作者(Author): 任伟

    摘要:2014 年4 月,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号煤矿1001 综采工作面“以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及可视化远程监控为基础,以生产系统智能化控制软件为核心,实现了在地面(巷道) 综合监控中心对综采设备的智能监测与集中控制”,确定了“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远程可视化割煤的技术路线。为了进一步实现“无人巡视”,借助于煤矿输送带、巷道巡检机器人的应用经验,笔者重点将对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进行研究。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8期
    431
    453
  • 作者(Author): 钟岳峰

    摘要:井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运动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造成机械设备的磨损。磨损过大会导致设备工作异常,严重的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影响正常生产。对设备进行充分的润滑可以降低运动副的摩擦,减少材料的磨损,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实时掌握设备润滑情况,将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失效调查报告》和《英国乔斯特的摩擦学调查报告》显示,70%的设备故障与运动副的功能失效呈高度正相关。世界著名钢厂肯布拉港钢厂在1997 年的1 项研究显示:通过对1 年来损坏的332 个齿轮箱进行拆解和专业分析,63%齿轮失效是因润滑不良,导致磨损过大引起的。无独有偶,日本新日铁公司在1980 年后,对设备的润滑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6 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设备的故障率大幅下降,故障率减少了65%。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6期
    498
    241
  • 作者(Author): 苗彦平, 郑旭鹤, 刘宽, 李超, 姜鹏

    摘要:煤矿生产作业中存在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5 大常见灾害,这些灾害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灾害预防,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尤其在煤矿高质量、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灾害智能预警防治已成为煤矿灾害防控的首要环节及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红柳林煤矿是国家发改委2006 年在神府矿区南区规划批复建设的4 对大型矿井之一,2020 年11 月成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之一。该矿区具有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灾害、煤尘爆炸等灾害特点,红柳林煤矿以矿区生产地质现状及主要灾害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融合矿井多系统、跨业务监测监控数据,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统一集成规范、大数据分析、三维GIS 一张图、灾害突变理论和多系统融合联动等技术,构建红柳林煤矿“点—面—矿井”一体分类分级多灾融合预警技术,实现煤矿瓦斯、水、火、顶板、粉尘等灾害的智能感知、智能筛选识别、动态预测预警、多融合联动及应急救援,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四化”融合,实现煤矿综合灾害智能化预警防控。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6期
    836
    960
  • 作者(Author): 薛晓强, 乔永力, 麻银斗, 甘吉平, 毛允德

    摘要: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陕煤集团,位于神木县大保当乡,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 800 万t,是亚洲年产能力最大的煤矿,分一号矿井和二号矿井。一号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 500 万t/a,井田面积97.4 km2,服务年限约74 年。二号井设计生产能力1 300 万t/a,井田范围东西长15 km,南北宽 8.4 km,面积122.47 km2。地质资源量 2 447.1 Mt,设计可采储量1 354.28 Mt,服务年限约74 年。矿井煤层为倾角不足1°的单斜构造,矿井内含有低瓦斯、爆炸性粉尘等,且煤层易自燃。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6期
    556
    694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