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新
  • 推荐
  • 智能
  • 科研
  • 安全
  • 期刊
  • 行业
  • 政策
  • 会议
  • 环保
  • 经济
  • 国际
  • 公告《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将增设“短篇通讯”和“工程案例”专栏

    根据主编和编委的建议,《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将增设“短篇通讯(短文)”和“工程案例”专栏,“短篇通讯”主要收录简短的综述、研究成果、初步数据或重要发现,文章篇幅不限;“

  • 上海煤科高速高适应性智能化MG900/2500-WD型采煤机成功下线

    近日,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MG900/2500-WD系列高端采煤机首台样机成功下线,实现了对进口7LS6C与SL900采煤机的高端替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品牌竞

    上海煤科高速高适应性智能化MG900/2500-WD型采煤机成功下线

  • 《洁净煤技术》“煤与新能源”虚拟专题(二)

    《洁净煤技术》“煤与新能源”虚拟专题(二)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筛整理了近期刊发的部分“煤与新能源”虚拟专题文章,供广大学者借鉴。扫描二维码可获取全文,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获取所有文章。本期推送2023年刊登的29篇论文

  • 黄鹤松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为了实现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开采,代替工作人员监测危险的开采环境,设计了一款基于激光SLAM的矿用巡检装置控制系统。针对低功耗、并行处理快速等需求,选择NVIDIA Jetson AGX作为主控模块,并采用WiFi和LoRa双通信方式以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驱动系统...

    煤矿安全 2024年 11期
  • 杨豫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自动化学院

    意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开展,资源勘探向地球深部进军。深部地层的岩石种类多样,岩石力学参数复杂难测,存在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的复杂环境,易发生钻具失效、井壁坍塌、井漏、井涌等井下事故,给地质钻探带来了挑战。进展针对复杂地质环境的感知与建模...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4年 10期
  • 朱卫兵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巨厚关键层破裂运动是诱发矿山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探究其厚度变化对采动应力分布及破裂动载的影响,对明确巨厚关键层采场动、静载来源及冲击矿压孕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冲击矿压风险预测及灾害防控的理论基础。以陕西彬长矿区某矿非均厚“弓形”巨厚关键层...

    煤炭学报 2024年 10期
  • 倪苏黔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稳定围岩为隧道爆破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为探究长距离隧道在周期性爆炸荷载下的围岩损伤特征与破裂机理,以下穿高速引水隧洞原位围岩及岩样为研究对象,借助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开展冲击劈裂试验,揭示了岩体力学行为和能量演化特征,并引入矿井巷...

    煤炭科学技术 2024年 10期
  • 中国煤科煤科总院顺利通过全球软件领域CMMI五级认证

    近日,中国煤科煤科总院成功通过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CMMI V3.0五级评估认证,并荣获CMMI五级证书。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由美

    中国煤科煤科总院顺利通过全球软件领域CMMI五级认证

  • 《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

    为更好的服务煤炭行业科技工作者, 11月19日,《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副主任郭晓炜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19日上午,编辑部来到辽宁大学开展交流。辽宁

    《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

    《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

    《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

    《煤炭学报》《绿色矿山》编辑部赴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拜访交流

  • 煤科总院在京举办数字岩石力学定向发布及研讨会

    为促进煤矿地下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的进步和创新,2024年11月18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京召开数字岩石力学定向发布及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

    煤科总院在京举办数字岩石力学定向发布及研讨会

    煤科总院在京举办数字岩石力学定向发布及研讨会

    煤科总院在京举办数字岩石力学定向发布及研讨会

  • 天地王坡荣获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天地王坡《“加减乘除”法赋能煤炭企业价值创造的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

  • 规划院连获4项计算机软著证书

    近日,规划院自主研发的“煤炭消费利用碳排放评价系统”“煤炭运输碳排放信息评估软件”“煤炭开发碳排放监测管理服务平台”和“煤炭产业碳排放评价管理系统”顺利通过了中国

  • 热烈欢迎薛伟超专家入驻中国煤炭行业知识平台专家库

    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诚挚地欢迎薛伟超专家正式加入中国煤炭行业知识平台专家库。薛伟超专家作为煤炭行业杰出的青年学者和技术骨干,他的入驻将为我们的专家库增添新的活力

  • 张跃兵 博士:软煤水力压裂孔周应力的时空演化研究

    为揭示软煤压裂孔周致裂行为特征,依据时步均等划分方法将压裂过程分为6个阶段,对孔周应力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规律、水平应力差异系数的演化进行了PFC2D离散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过程的1~4阶段,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应力增幅较大; 5、6阶段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应力增幅迅速增大。孔周应力集中明显,接近孔周位置应力水平高。在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内,x方向和y方向孔周应力路径趋势一致,水平应力差异系数相差较小,而在应力集中影响范围以外则恰恰相反。应力差异系数可反映裂隙发育的均匀程度,而应力集中程度影响着裂隙的发育和扩展范围,揭示了软煤水力压裂孔周扩孔致裂—应力外移的行为特征。

    张跃兵 博士:软煤水力压裂孔周应力的时空演化研究

    张跃兵 博士:软煤水力压裂孔周应力的时空演化研究

  •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由高强度低松弛预紧力钢绞线制成的矿用锚索与树脂胶结合可提供强大预应力, 加固巷道围岩和顶板破碎煤层, 但在顶板淋水条件下, 锚索自由段相比锚固段更易发生材料腐蚀致断裂失效显现。通过理论分析明晰了受腐蚀锚索自由段在拉伸作用下裂纹扩展致断裂机制, 结合实验室试验与数值模拟探寻了矿用锚索在高矿化度矿井水淋水环境下腐蚀断裂特征, 及蚀坑深度、表面腐蚀率与锚索自由段延伸率、极限载荷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锚索自由段在拉伸作用下受环境因素影响表面产生蚀坑后, 在蚀坑尖端出现应力集中, 并衍生呈裂纹扩展致脆性断裂, 其延伸率与蚀坑深度成负相关; 锚索极限载荷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腐蚀率, 其与腐蚀率成负相关; 锚索自由段腐蚀程度为30%, 表面蚀坑深度小于0.5 mm时, 19股结构锚索承载力优于相同直径的7股锚索; 蚀坑深度大于0.5 mm时, 7股结构锚索承载力实现反超。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刘少伟教授 |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洁净煤技术》首发文章推荐—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 李吉喆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长三角地区面临一定的减排压力。合理布局规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对保障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平稳实现区域“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CCUS技术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CCUS未来时空部署形成巨大挑战。然而,现有CCUS...

    洁净煤技术 2024年 10期
  • 乔伟

    乔伟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目的灾害风险判识和预测是控制和治理灾害的前提,工程地质环境是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最基本的孕灾条件,其沉积成因机制研究对冲击地压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沉积微相下岩体工程地质特性,探究不同沉积环境...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4年 10期
  • 姜玥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为从细观层面揭示主应力量值变化并为应力主轴旋转组合条件下围岩的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空心圆柱灰砂岩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特性,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响应曲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离散元软件PFC3D中平行黏结模型宏细...

    煤炭科学技术 2024年 10期
  • 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分解

    能源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持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合理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2000—2021年新疆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拓张连结的状态,但在短期中脱钩弹性系数存在较大波动幅度。通过对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能源分别进行了脱钩状态的研究,发现电力能源与煤炭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第二的主导产业,石油与天然气的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较为理想。进一步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对新疆地区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产业结构效应是减少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其中导致能源消费增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为投资效应和劳动力效应,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小。通过研究为新疆能源经济健康发展与绿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