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鄂尔多斯盆地煤油气共生矿井中原油来源及时空演化——以芦村矿区为例
  • 10
  • 作者

    李得路 王行哲 孙学阳 付常青

  •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二号煤矿分公司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分公司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大量矿井均有煤油气共生情况,煤矿开采过程中从其顶底板泄漏的原油,为煤矿开采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进一步明确其原油来源及时空演化。本研究以盆地南部芦村矿区延安组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煤系烃源岩及工作面原油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测试,分析了烃源岩及原油的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究了矿区内延安组原油的来源。通过查明矿区内断裂体系,探讨了断裂形成时代,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综合揭示了鄂尔多斯南部延安组煤矿中泄露原油的时空演化。研究表明:(1)延安组煤矿中的原油来源于下伏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2)矿区内发育的NE向大断层,是受印支期构造应力影响,后经过燕山和喜山期构造运动改造调整形成的一个Ⅱ级断层,该断层为原油由延长组向延安组运移提供了主要通道;(3)矿区内发育的EW向小断层主要受控于燕山中晚期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EW向节理主要受控于喜山期NNW-SSW向应力作用,二者均为延安组煤矿开采过程中原油散逸的主要路径。(4)早白垩世延长组长7烃源岩开始大量生烃,形成的原油沿着NE向大断层运移至延安组地层,最终通过EW向的小断层和节理流入矿井。研究结果可为煤油气共生矿井中原油泄露的防治及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煤油气共生矿井延安组原油泄露时空演化

  • 文章目录


    1.区域地质背景
    2.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2.1样品采集
    2.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碳同位素及族组分
    3.2 正构烷烃
    3.3萜烷类化合物
    3.4甾烷类化合物
    4.讨论
    4.1原油的来源
    4.1.1谱图形态
    4.1.2生物标志化合物
    4.1.3有机碳同位素
    4.2原油的时空演化系统
    4.2.1断裂体系和节理演化
    4.2.2矿井原油时空演化
    5.结论
  • 引用格式
    李得路,王行哲,孙学阳,等.鄂尔多斯盆地煤油气共生矿井中原油来源及时空演化——以芦村矿区为例[J/OL].煤炭学报,1-15[2024-12-03].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1166.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