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化学-微生物场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
  • 作者

    张莉徐智敏孙亚军高雅婷陈歌朱璐璐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国家级专业中心实验室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 摘要
    矿井水的水质形成及演化过程非常复杂,受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微生物场等多场控制.建立水化学场-微生物场耦合作用数学模型是构建多场耦合模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构建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数学模型基础上,选取以高盐(SO4-Na型)为主要矿井水水质特征的华北典型矿井作为模式研究区,开展室内微宇宙模拟试验.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测试、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究水化学场与微生物场耦合作用下的水质演化过程.全封闭、前期半封闭和高煤3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封闭试验组体系中特征污染物为SO42-,浓度整体先增加后降低,截止365 d时相较于浓度最高点降低了14.3%;前期半封闭时SO42-浓度低于封闭试验体系,而后期封闭后又高于全封闭试验组,说明氧气对SO42-的来源与去路存在明显影响;试验前期明显的H2S气味证明发生了硫酸盐还原反应;参与硫循环的相关菌属(主要包括硫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丰度与SO42-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反应体系中对SO42-浓度产生影响的主要作用包括吸附/解吸、溶解/沉淀、硫氧化菌参与的黄铁矿氧化作用以及硫酸盐还原菌参与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影响SO42-浓度4个作用的数学模型,并与微生物场耦合构建了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化学-微生物场数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水化学与微生物作用下的水质演化内在机制,并为后续构建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奠定基础.
  • 关键词

    矿井水水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水化学场微生物场数学模型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7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400,2023YFC3012103);
  • 文章目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案
    1.2 试验材料
    1)试验岩和煤样品
    2)试验反应水源
    1.3 水化学组分测试
    1.4 水样中DNA提取与16S rRNA基因测序
    2 采空区水质形成与演化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1 封闭条件对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2.2 煤含量对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3 采空区水质形成与演化的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封闭条件对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3.2 煤含量对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4 水化学-微生物场对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制及其量化方程
    4.1 吸附/解吸作用
    4.2 溶解/沉淀作用
    4.3 黄铁矿氧化作用
    4.4 SRB的还原作用
    5 水化学-微生物场的数学模型构建
    5.1 水化学场数学模型
    5.2 微生物场数学模型
    6 结 论
  • DOI
  • 引用格式
    [1]张莉,徐智敏,孙亚军,等.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化学-微生物场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4,53(05):943-959.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