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化工行业如何抢抓机遇?“人工智能+化工”又将创造出哪些未来场景?本报记者在全国两会上采访了多位石化界代表委员,请他们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
数字化解放一线生产力
“数字化发展是国家在推行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站在人民大会堂大厅的红毯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刘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自信从容。作为一名制造领域的一线工人,他是数字化发展的体验者、感受者。“算力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效率、质量。数字化技术、云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入,让有些一线岗位真正实现了智慧生产。”刘忠说。
“拿我们班组来说。我们班原来有10多名组员,数字化技术改革让我们的工人数量减半,劳动力还有富余。”他告诉记者,“原来的一线工人被解放出来,可以填充其他人力不足的岗位,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再学习,到更需要的岗位上去。这就促成了一个再调整、再出发的进步过程。”
同样身处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乙烯二部乙烯装置区装置班长邢通达对此也有同感。他说:“以前现场巡检机泵以及整个系统监测状态时,都是用纸笔抄写记录。现在很多都是直接上传数据,既方便查询又方便统计。”
人工智能颠覆创新模式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极大促进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指出,“AI在材料设计和筛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必将给材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尤其是在化工材料分子发现、分子逆向合成、材料大模型、工业设备故障预警、生产工艺优化等化工制造业场景,AI大有可为。万华化学现在已经在开拓相关的应用场景,例如通过AI辅助优化化学反应条件。”廖增太说。
“一个化学反应往往涉及反应温度、压力、溶剂、催化剂、添加剂、物料比例等多个影响因素,AI算法可以快速迭代出最佳实验条件。例如一个均相催化加氢反应,有6种催化金属、27种配体、3种添加剂、4种溶剂,共1944种组合。通过AI算法推荐,每组15个反应,经过6组迭代后,即得到一个可达到预期结果的较优实验条件。”他解释道。
基于此,廖增太建议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提供政策性支持,鼓励人工智能在化工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先行先试,助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强化AI人才体系建设。
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进行深度整合和创新改造,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
他指出,近年来,甘肃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石化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效运行和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促进科学决策、流程高效、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管控链、全价值链的数智化运营体系,对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从采购、设计、运行、营销等全流程为企业赋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黄宝荣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计划。近期我们已在编制《甘肃省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着力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化工’等方面提前谋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