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将“坚持能动司法,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列为2024年工作安排第一条,并提出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并促进转化运用,依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石化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企业如何规避侵权与被侵权等热点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化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知识产权部主任李慧。
李慧表示:“我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41次提到‘创新’,让我们看到党和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核心位置的行动力。在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一环,不容忽视。现在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正在逐年提升。”
她指出,中昊晨光院立院之本就是科技创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她告诉记者,“经验可以归纳为分段管理,全程留痕。”
“我们可以分三个维度来看。”李慧解释道,“第一是优先布局,在设计、开发、成果转化等各个阶段,都要先布局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第二是全程存档,将所有的实验记录、实验方案全部留存。第三是人员分段管理,确定每个技术人员的知悉范围。在这方面我们会让技术研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设计人员和实施人员,有针对性地了解到他应知悉的部分。”
同时,李慧也呼吁加大对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者的处罚力度。“现在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成本太低,导致了相似的案件频频出现。”她表示,“现在许多知识产权案,胜诉者赢得官司的代价是无尽的成本投入,不仅造成了利益损失,还会让一些违法企业趁势‘黑红’一把,所以我认为加大处罚力度非常必要。”
对此,她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合理判决案例。面对员工的技术泄密,法官并非“一刀切”地要求侵权方直接拆除全部设备,而是通过知识产权提成的形式向被侵权方进行长期赔偿。“这样减少了投资浪费,顾全了双方的整体利益,又作出了严厉的惩罚,我认为这样的判决值得借鉴。”李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