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山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与沉积环境变化
  • 作者

    孙越蒋裕强熊先钺李星涛李树新邱振孙雄伟

  •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非常规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是未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薄片鉴定,结合全岩衍射、特征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划分出硅质页岩相、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4种页岩岩相类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指标表明,山2~3亚段继承了太原组沉积晚期地形平缓的陆表海格局,大规模海侵导致本区在山2~3沉积早期快速演化为海湾环境,沉积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水体盐度接近正常海水,有机质保存有利,形成了该亚段下部富有机质页岩相,其中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是相对优质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具有高有机质含量、高脆性矿物含量、低黏土含量的特点,为页岩气开发有利层段。进入山2~3沉积晚期,区内逐渐演化为障壁岛沉积体系,在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中发育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虽多次受海侵影响,但海水影响程度总体上逐渐减弱,水体盐度呈降低趋势,沉积环境趋于氧化,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变差,导致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同时脆性矿物含量偏少,不利于勘探开发。

  •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沉积环境地球化学指标二叠系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项目(2020CX03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044);
  •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实验
    3 岩相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3.1 硅质页岩相
    3.2 硅质黏土质页岩相
    3.3 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
    3.4 黏土质页岩相
    4 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
    4.1 岩性组合及古生物特征
    4.2 古盐度特征
    4.3 氧化还原条件
    4.4 沉积模式
    5 结论

  • 引用格式
    孙越,蒋裕强,熊先钺,李星涛,李树新,邱振,孙雄伟.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山_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与沉积环境变化[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50(09):104-114.
  • 相关文章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