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沿空缺陷型宽煤柱承载特征及诱冲机理研究
  • 作者

    秦子晗高健勋郑相春

  • 单位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针对部分矿区区段煤柱宽度超过60 m仍发生较为严重冲击地压的情况,分析相关案例发现,当煤柱内部存在开挖巷道,且巷道的存在造成煤柱应力分布产生显著变化时,则存在空巷的宽煤柱是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主要原因。以红庆河煤矿3-1103工作面65 m宽煤柱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了缺陷型宽煤柱的整体应力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空巷位置对应力演化的影响,研究了采空区侧向顶板垮断形成的结构特征和煤柱塑性破坏对其垮落状态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微震监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据此揭示了缺陷型宽煤柱条件下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宽煤柱在空巷影响下靠近采空区的Ⅰ段煤柱易发生塑性破坏,使得应力向外侧的Ⅱ段煤柱转移,增加煤柱内集中静载荷,同时Ⅰ段煤柱的变形破坏和空巷的存在造成侧向顶板悬顶长度迅速增加,促使其在发生断裂时产生更为强烈的动载,区段煤柱在动静载荷叠加作用下,沿空巷道更易发生冲击地压。根据此类型冲击地压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煤柱物理改性、顶板整体弱化和煤柱应力调控3种冲击地压防治技术途径。
  • 关键词

    冲击地压区段宽煤柱缺陷空间塑性变形侧向悬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华能总部科技资助项目(HNKJ21-HF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4155);
  • 文章目录
    1 红庆河煤矿工作面及冲击概况
    1.1 红庆河煤矿工作面概况
    1.2 缺陷宽煤柱冲击情况
    2 缺陷宽煤柱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2.1 缺陷宽煤柱承载特征分析
    2.2 采空区侧向顶板活动分析
    2.3 缺陷宽煤柱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3 数值模拟及微震监测分析验证
    3.1 数值模拟分析
    3.2 顶板活动微震监测分析
    4 缺陷型煤柱冲击防治技术途径
    4.1 煤柱物理改性
    4.2 上覆顶板弱化
    4.3 煤柱应力调控
    5 结论
  • 引用格式
    秦子晗,高健勋,郑相春.沿空缺陷型宽煤柱承载特征及诱冲机理研究[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3,5(02):27-35.DOI:10.13532/j.jmsce.cn10-1638/td.2023.02.002.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