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德武,陕西蓝田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煤矿防治水专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主任、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科学技术》编委,《煤矿防治水手册》编委,《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其释义起草人之一。2019年撰写的《煤矿防治水细则》解读由应急管理出版社制作成视频专题片发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矿区勘探与水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8部。先后10余次参与国内煤矿重大水灾事故应急抢险和调查工作。
王晓东,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或主参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孙四清,1977年生,河南新县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行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煤矿瓦斯(煤层气)地质与矿压防治理论和工程实践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地质工作细则》制定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报告题目:煤矿水害监测预警智能防控技术及平台
报告题目: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及对地下水流场扰动影响
导师简介
桂和荣,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享受省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现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矿井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矿山应急管理学会首届会员,兼任教育部普通高校2018-2022年度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煤炭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0余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多篇,被Sci/Ei收录近50余篇。出版专著7部、主编规划教材2部。近五年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国家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安徽省公益地质项目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等30余项, 成果应用于煤矿生产取得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曾受到《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报告题目:基于钻孔雷达的透明工作面构建方法及新进展
导师简介
陕西乾县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总工程师兼物探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第九届煤炭地质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煤矿智能化专家,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煤炭行业物探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西安科技大学兼职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Applied Geophysics》《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中国煤炭地质》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物探专业委员会、国家矿山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煤炭物探技术与装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
主要成果:一直从事煤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先后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以及海上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提出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研发出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分析方法与软件;发明了煤矿井下节点式槽波无缆数字地震仪,研发出透射槽波全息透视、反射槽波超前探测以及透射/反射槽波联合探测技术;与物探研发团队一起,创新了煤矿井下随采地震、随掘地震、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为煤矿智能开采提供了三维地质透明化技术与装备的支持。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863、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1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1篇,授权专利18项,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培养硕士、博士(后)研究生39人。
报告题目:基于原位厌氧发酵的煤层生物甲烷生成机制
导师简介
1963年生,男,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往复式内燃燃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煤层气科技创新型团队学术带头人,九三学社河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00余人,担任多个行业期刊的编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河南省重大工艺、重点基金、重点研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山西省重大专项等纵向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主导出版专著5部、参与4部,发表文章1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0余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为河南理工大学多个科研平台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最早建立了“煤层气地质学”的理论体系,最早把中国的煤层气地质特征介绍到国外;提出的煤系气一体化开发技术正在成为中国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主体技术;1998年提出并进行先导性试验的一井多用技术已在淮南和平顶山矿区得以商业化运行;首次将低产煤层气井二次改造为煤系气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最终上升到煤系力学地层学理论体系。首次将地面水力压裂技术移植到井下瓦斯抽采领域,并形成了两代水力强化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煤矿瓦斯抽采的多快好省,最终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矿瓦斯抽采增产技术体系。创立的煤层气生物工程为煤层气的增产和二氧化碳利用与减排(CCUS)领域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煤储层微生物碳泵理论体系,形成了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煤层气生物工程与碳减排技术体系。目前正在探索煤矿采空区和岩溶作为二氧化碳封存和大宗固体废弃物处置空间的可行性。
报告题目:碎软低渗煤层顶板水平井区域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及应用
导师简介
姜在炳(1970-),男,重庆人,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曾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源勘探开发与瓦斯防治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煤田地质与勘探》编委,承担煤田地质与煤层气地质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先进个人”和“陕西省煤炭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3项,出版专著共1部,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EI收录3篇,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 1 项。中国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非常规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安监局特聘专家,陕西省及中煤科工集团“煤矿区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与装备团队”带头人。
报告题目: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卤水型钾盐地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报告题目: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工艺与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
导师简介
杨仁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学术带头人。曾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奖”等奖项。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矿山建设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岩石破碎理论和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成果:先后完成7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件,出版著作5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10余项。
所属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建设与岩土工程,团队教授/副教授约15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1项。团队发表论文约4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0余篇。
参与的煤矿充填开采团队,教授/副教授3人,博士/博士后5人,硕士生6人。承担的项目有“矿井矸石充填智能化充填装备与监测监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 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围绕项目内容,授权专利21件;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7篇。
报告题目:锚固孔视觉定位与钻锚机器人自主控制方法研究
导师简介
张旭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领军人才计划。现任陕西煤矿机电设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智能化专家、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机电与辅助运输专家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煤矿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完成4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已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在Nature子刊、TIE、JSV、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科学技术、力学学报、CIMS、工程设计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70件。
2024年6月22日上午8:30(周六)
期刊视频号直播
蔻享学术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