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祝贺《煤炭学报》创刊60周年
    2025-03-20
    了解更多>>
  • 综采工作面隔爆巡检机器人设计及工程实践
    针对目前由于综采工作面工况恶劣,本安型巡检机器人存在通过性差、防护能力弱、感知技术手段有限,不能实现常态化运行等问题,提出隔爆巡检机器人方案,以应对综采工作面严苛工作环境。分析了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在该环境下遇到的3种典型的工况:爬坡、错切、扭转。基于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遇到的3种典型工况,设计了一种具有多自由度的隔爆巡检机器人,该巡检机器人除具有视频感知手段外,还增加了激光slam实时建图能力,能提供精...
    2025-03-20
    了解更多>>
  • 深部地下储存空间利用理论、技术及前景
    背景人类利用能源的趋势是从高碳高污染非可再生能源向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以天然气、风电、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低碳清洁能源需要耦合深部地下储存空间来抵消其地域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此外,像CO2地质封存这样的低碳、零碳技术也需要利用深部地下储存空间来实现,因此,研究低碳背景下深部地下储存空间利用理论、技术及前景,对我国未来深部地下储存空间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在调研国外深部...
    2025-03-20
    了解更多>>
  • 煤层气井排采中断后恢复模式对支撑裂缝内煤粉运移的影响
    煤层气井排采中断将导致大量煤粉滞留于支撑裂缝内,造成支撑裂缝渗透率伤害。围绕固−液两相流和气−液−固三相流2种流型,开展了排采中断后恢复模式对支撑裂缝内煤粉运移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一级和逐级恢复模式下支撑裂缝渗透率演化规律,揭示了排采恢复模式对支撑裂缝内煤粉运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固−液两相流条件下,一级恢复模式可使支撑裂缝渗透率提升至中断前水平之上,而逐级恢复模式却难以使渗透率恢复至中断前水平...
    2025-03-20
    了解更多>>
  • 我国不同类别煤层底板水害致灾机理与防控远景导向
    我国成煤条件苛刻,赋煤环境复杂多变,资源呈全域性跨多地质类型、点散式分布,导致回采共(伴)生地质灾害频现。同时,伴随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优化调控,煤层底板水害负面导向性越趋显著,高承压水水力驱动及强敏感性缺陷构造活化的协同作用导致煤层底板水害宏观动力学表象威胁性显著提升,成为我国煤炭资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生阻力。为全方位掌握我国煤层底板水害发展形势,探讨未来基于新技术开展防控作业的重点攻关方向,从时间...
    2025-03-20
    了解更多>>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能源安全保障与转型发展研究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阐述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在落实能源安全战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能源发展在绿色转型、安全保障、创新发展、治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从煤炭产能释放、煤电煤化工发展、油气勘探开发、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海外能源供应、新能源和水电核电发展、氢能储能发展、智慧能源系统构建、能源治理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提出能源保障与转型发展的路径。
    2025-03-20
    了解更多>>
  • 新型助滤剂对多源水中煤泥沉降的影响
    煤矿生产中压滤一直是一项耗时的流程,因为微细颗粒会堵塞滤饼的微小空洞,使滤饼中的水分难以流出,所以压滤流程效率往往决定了整个浮选流行的效率。如何提高压滤流程的处理量,成为了煤炭洗选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型助滤剂对多源水中煤泥沉降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新型絮凝剂能有效促进煤泥的沉降和过滤效率,其中Ca2+和PAMAM分别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作用改善煤泥的脱水性。实验表明,助滤剂用量...
    2025-03-20
    了解更多>>
  • 五矿矿业井下无人机自主飞行扫描空区测试取得成功
    ©五矿矿业微平台近日,五矿矿业质量计量中心在安徽开发矿业成功开展地下采空区无人机自主飞行扫描技术测试,效果达预期。此次测试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三维扫描系统,在数百米井下
    2025-03-19
    了解更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