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清】深海采矿工程地质与环境前沿作者分享会-贾永刚教授
- 6月3日,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IJCST) 编辑部主办的IJCST第4期作者分享会成功举行。本期分享会邀请文章主要作者贾永刚教授、刘晓磊教授线上分享文章相关成果。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分区特征及其治理技术
- 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漏风条件复杂,遗煤自燃隐患突出,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采用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划定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分区,运用分形几何理论量化分区裂隙,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裂隙分区诱因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技术方案。结果表明:31114工作面开采覆岩裂隙循环张开、闭合,地表滞后工作面周期性产生倾向动态裂缝。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裂隙呈“M”状分布,划为垮落带不规则...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采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
-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当前煤炭开采规模与强度已远超其环境承载能力,极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后煤炭开采阶段地表生态修复将是该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而水资源在此过程中起基础配置作用,“水—环”矛盾突出。煤矿采动水资源是指因采矿活动而转移、汇集并有效储存的水资源,为人造含水层,从区域水循环的角度来看其对地表生态修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薄及极薄煤层高效智能开采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
- 薄煤层广泛分布于我国80 多个矿区,储量约98.3 亿t,其中可采储量约65 亿t,占全国煤炭全部可采储量约20%,但是薄及极薄煤层开采装备技术成熟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开采投入高、效率低,导致薄及极薄煤层普遍弃采,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薄煤层产量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约10%,与可采储量不协调。安全高效开采薄煤层是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缓解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薄及极薄煤层高效开采装备和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是解决薄及极薄煤层开采诸多问题的必由之路。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功能化石墨烯复合多金属氧酸盐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低成本、高丰度和高理论比容量等优势,在后锂电时代的新型储能体系中脱颖而出,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开发稳定高效的储锌正极材料,是锌离子电池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活性和多电子转移特性,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电极材料,但多酸易溶解、易团聚和导电性较差等问题,阻碍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氧化石墨烯(GO)为基底材料,在其表面原位生长聚苯...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神东矿区复合顶板无煤柱自成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针对浅埋复合顶板邻空巷道围岩变形大等难题,以哈拉沟煤矿122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引入无煤柱自成巷技术,从沿空掘巷与无煤柱自成巷条件下邻空侧巷道顶板破断结构的力学模型差异性分析2种留巷方式对巷道围岩传递机制及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浅埋复合顶板无煤柱自成巷切顶卸压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作用机理,采用FLAC模拟了切顶角度、高度对12201工作面采动后和接续面12202工作面超前区域2个阶段留巷变形及围岩...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基于MPC-RBF控制的大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
- 针对风机在额定风速以上工况下运行时所承受的不平衡载荷,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相结合的MPC-RBF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通过风电机组动力学方程与坐标变换建立了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平均周期状态空间模型。在卡尔曼状态观测器的基础上,使用模型预测控制即时调整风...
- 2025-03-04
了解更多>>
-
- 《中国煤炭》编辑部莅临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座谈交流
- 2月28日,《中国煤炭》编辑部一行莅临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双方围绕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集团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开展座谈交流。交流会上,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助
- 2025-03-03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