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智能化学术聚焦”专题(《智能矿山》)

来源:智能矿山

《智能矿山》面向国内外矿山智能化领域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者, 长期征集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栏目论文。

行业视野

智能化

类别

8个

关键词

397位

专家

143篇

论文

73705IP

点击量

224162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丁国利, 宋承林, 丁润庚

    摘要: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军事装备及工业设备上开始出现预测性维护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设备在当前维护至下一次维护期间,不会因元件疲劳、人员疏忽或其他可主动避免的原因而失效,从而减少因故障影响生产的次数,确保生产活动的连续性,降低维护成本。电气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对工业设备运行中的相关参数信息进行采集、筛选、传输和数据分析,判断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或在某个部位出现故障的概率,并根据趋势,准确预测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为设备运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工业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416
    329
  • 作者(Author): 魏东

    摘要:开发西部煤炭资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其“兜底作用”将进一步强化。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矿业) 在陕北拥有210 亿t 优质煤炭资源,是国家煤炭开发战略西移的“主力军”。目前,延长石油矿业正在建设千万吨级智能矿井集群,计划“十四五”末建成产能5 000 万t 以上,“十五五”末产能突破1 亿t,并将建设成为高水平智能化矿区和地方能源产业经济的新引擎,以及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因此,矿井建设是延长石油矿业对现有煤炭资源高效开发的首要任务,突破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建井技术及装备是实现产能快速释放的迫切需求。煤炭行业转型是生产和建设方式的转型,是向数字化、智能化新业态的转型,智能化建井是煤炭产业技术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以往的以钻孔爆破破岩为主的凿井技术与工艺存在安全风险高、作业不连续、环境污染、职业伤害严重等问题,与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不匹配、不协调,以机械破岩为代表的非爆破破岩技术是现阶段凿井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4年第01期
    546
    391
  • 作者(Author): 肖华明, 王再军, 钟洋洋, 王皓雨, 单永平

    摘要:2020 年以来,通过煤炭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来提升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已成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掘进工作面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支护量大、支护效率低导致的单进水平低的问题,制约着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简称布尔台煤矿)探索应用了一次成巷高机动性快速掘进系统(简称快速掘进系统),包括锚运破一体机+大跨距桥式转载机+自移机尾、机器人群等。该系统成功应用后,不仅支护效率成倍增加,而且实现了掘支平衡,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引进机器人群取代人工作业,最大限度保障了人员安全,提升员工待遇。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2期
    1051
    20141
  • 作者(Author): 李丹宁

    摘要: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工业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煤矿生产、运营、管理全流程自动化水平的体现,也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升级的关键。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其充分融入到煤炭勘探、开采、运输、洗选、安全监控、经营管理等环节,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分析决策、协同控制的多智能系统,让装备、系统、厂区等相关信息数据实现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共享,并进行信息深度挖掘,以此为决策者判断设备故障、预测未来来压、决定开采周期等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随着煤矿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构建融合一体化感知、大数据分析、设备自主管理的智能化运维模式,能够为煤矿一线员工、设备运维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进一步提供战略性业务服务。同时,煤矿企业多层次管理架构具有不同需求,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布局远程运维智能化综采共享平台(简称远程运维共享平台),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煤矿智能化发展。借助远程运维共享平台,煤矿用户不仅能够提升煤矿中的设备管理效率,也可使矿井之间的业务联动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因此,以“信息采集全覆盖、数据资源全共享、统计分析全自动、业务管理全透明、人机状态全监控、生产过程全记录”为目标,基于现有工作面级数据平台汇集矿业公司级的上层协同管理平台,建设集团公司级的远程运维智能化综采共享平台,形成跨地区、跨矿井、跨系统的多维度实时数据监测分析,打造“工作面—矿业公司—集团公司”多级远程运维智能化综采共享平台,已逐渐成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新目标。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2期
    956
    34516
  • 作者(Author): 杨传久, 谭业勇, 徐鹏飞

    摘要: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安全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自2020 年开始,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简称UWB) 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也已发展成熟,对于煤矿井下人、车、设备、物资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和统一管理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明确井下人员及设备精确位置的情况下,井上的调度中心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对井下人员及设备进行调度,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通知,并快速定位后展开救援工作。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2期
    991
    34991
  • 作者(Author): 高鹏, 张萌

    摘要: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煤矿原有的模拟电话系统已无法适应呼叫中心业务数字化升级的要求,且在原有程控交换机上进行业务配置升级,也已无法获得相关设备厂商的技术支持。保德煤矿使用的程控交换机设备多数已使用20 年以上,虽然稳定可靠,但是功能配置硬化,无法融入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创新体系中。程控交换机需要使用专门的硬件环境或者语音对相关号码进行接听、拨号、指令配置,不但需要原有设备配套厂商的专业话务人员进行操作和调试,而且该程控交换技术已经面临被新技术取代的趋势,对现有设备维护升级意义不大。相反,若要对整个呼叫系统进行彻底升级改造,则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为解决以上问题,保德煤矿应用了基于Asterisk 的开源软交换系统(简称Asterisk 开源系统),对煤矿现有模拟电话系统进行IP 化升级,利用SIP 协议,使用VoIP 技术,架设IP 电话,进行智能语音业务配置,统一数字电话系统,建立了基于Asterisk开源系统的煤矿智能化自助呼叫中心(简称煤矿自助呼叫中心)。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2期
    450
    334
  • 作者(Author): 潘文龙, 郭润寿

    摘要:我国大部分掘进工作面掘进与支护时间失调,支护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掘支不平衡是制约井下巷道掘进速度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煤矿近现代巷道掘进施工方法主要有钻爆法和综合机械化掘进法,综合机械化掘进法又可以分为以悬臂式掘进机为主的部分断面掘进法和以TBM全断面煤矿岩巷掘进机(简称TBM) 为主的全断面岩巷掘进法。根据晋能源煤技发〔2020〕596 号《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办法(试行)》和《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文件要求:(1) 巷道掘进应采用适应的全机械自动化作业技术装备,掘进速度满足矿井采掘接替要求。(2) 巷道超前探测优先采用智能钻探、物探等技术,掘进数据实现数字化分类与存储,具备三维地质建模功能。(3) 煤层条件适宜的掘进工作面,应优先采用掘、支、锚、运、破碎一体化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掘进工作面远程集控平台,实现基于感知信息对掘进工作面进行远程集中控制。煤矿TBM全断面岩巷掘进技术路线有助于满足以上要求,因此鉴于TBM在岩巷掘进中的优势,有必要对TBM在煤巷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1期
    432
    251
  • 作者(Author): 丁江明, 马伟, 张宝鹏

    摘要: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轮技术及能源变革正在孕育,工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势头强劲,技术日趋成熟,为煤矿灾害防治由传统的定性、经验型防治向现代的综合、智能型防控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监测监控系统自成体系,系统间相对封闭、兼容性差、无法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了 “信息孤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煤炭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不符合现代化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研究建设灾害监测集成系统及安全风险分析系统,以实现矿井多灾害监测监控信息的融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通过进行矿井安全风险分析,提高矿井灾害防控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全矿井安全动态,可以有效预防灾害。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10期
    529
    557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