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寺河煤矿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 19
  • 作者

    王国梁 王飞 王树勇 程凤飞

  •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煤矿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目的 为了得到寺河煤矿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方法 以寺河煤矿6306大采高超宽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并行电法观测采动前后煤层顶板岩层视电阻率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结果 (1)采动前后煤层顶板岩层视电阻率变化明显,原始地层视电阻率为150~300Ω·m,严重破坏地层视电阻率可达680Ω·m,并行电法实测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开采垮落带高度为21.0m,垮采比为3.5,导水裂隙带实测高度下限值为82.5m,裂采比为13.8,未能在观测期间有效捕捉到导水裂隙带上限值;(2)数值计算得出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21.9m,工作面推进至300m时,导水裂隙带发育至最高,达90.6m,导水裂隙的最终形态仍然符合“马鞍型”分布特征;(3)由于垮落带发育至最高值所需时间短,并行电法测试过程中,垮落带已充分发育,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结果接近;而导水裂隙带发育至最高值所需时间至少需1-2月,现场有效测试时间短,导致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结果有较大偏差。结论 寺河煤矿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82.5m~90.6m,导水裂隙的最终形态为“马鞍型”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对预防寺河煤矿顶板水害及科学抽采采空区瓦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超宽工作面并行电法数值模拟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工作面概况
    2 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开采“两带”现场观测试验
    2.1 并行电法测试原理
    2.2 测试钻孔设计
    2.3 现场观测结果分析
    2.3.1 原始地层视电阻率标准值标定
    2.3.2 垮落带发育高度演化规律
    2.3.3 导水裂隙带高度演化规律
    3 数值模拟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
    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王国梁,王飞,王树勇,等.寺河煤矿大采高超宽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J/OL].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2024-12-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384.N.20241227.1445.002.html.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