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及稻壳共烧的颗粒物生成行为研究
  • 79
  • 0
  • 作者

    卓兰婷江砚池乌晓江张忠孝郭欣维王伟范存江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摘要

    在实验室规模的高温沉降炉中进行六安煤(LA)、RDF以及稻壳(DK)的单烧和共烧实验,探究共烧过程中不同RDF和稻壳掺混比例对PM1、PM1-10(particulate matters, PMs)生成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燃烧RDF时PM1排放量最多(4.85mg/g-fuel),单独燃烧稻壳时PM10排放量最多(23.37 mg/g-fuel)。共烧过程中,添加5wt%RDF+7.5wt%DK及5wt%RDF+20wt%DK时的PM1、PM1-10排放量均明显低于计算值,且后者减少程度最高,PM1、PM1-10的减少量分别为62.75%、66.96%,说明共烧过程中颗粒物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且该交互作用的强弱与掺混比相关。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以及飞灰粒子的XRF、XRD、SEM-EDS分析,得出共烧过程中液相物质生成量较煤单独燃烧时增多5%-47%,大量液相物质的产生促进了粘性粒子的生成,其中富有粘性的Ca/K-Si-Al具备捕获细小颗粒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蒸汽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飞灰细颗粒向粗模态转化。

  • 关键词

    颗粒物垃圾衍生燃料稻壳共烧热力学平衡计算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实验
    1.1 样品制备与分析
    1.2 实验与分析
    1.3 热力学平衡计算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煤与RDF、稻壳单独燃烧颗粒物的生成特性
    2.2煤与RDF、稻壳共烧时对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2.2.1 共烧时颗粒物的生成特性
    2.2.2 共烧时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2.3 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
    2.4飞灰粒子的SEM观察结果
    3 结 论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