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近距离倾斜多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 36
  • 作者

    董绪峰 高卫富 朱海锋 孙文斌

  • 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山东能源集团生产技术中心北京探创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在顶板水害防治领域,导水裂隙带演化高度是水害防治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研究近距离倾斜煤层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以某矿15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对其进行研究;基于工作面地质条件及覆岩破断特征建立重复采动覆岩组合岩梁力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及矿山压力控制理论推导出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理论预测公式;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由累计采厚、工作面斜长、上覆岩层抗拉强度、工作面采深4种因素影响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导水裂隙带与各个因素的变化曲线,验证理论预测公式的合理性;并根据现场实测值来进一步验证理论预测公式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8.5 m,且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呈“快速增长-平稳增长-逐渐稳定”的趋势;累计采厚、工作面斜长、采深3个因素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呈正相关,上覆岩层抗拉强度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呈现负相关,与理论预测公式一致;理论预测公式计算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47.6m,现场实测值为47.23 m,经验公式计算为45.6 m,理论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该预测公式可以作为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演化高度的计算依据,为相似地质条件下近距离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倾斜煤层重复采动数值模拟组合岩梁力学模型

  • 引用格式
    董绪峰,高卫富,朱海锋,等.近距离倾斜多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J/OL].煤矿安全,1-8[2024-12-30].https://doi.org/10.13347/j.cnki.mkaq.20241284.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