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进展:原理、方法与应用
  • 14
  • 作者

    张村 贾胜 华埜 宋启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摘要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通过直观呈现地下地质结构,有助于提升矿业开发的精准性和效率,减少风险并优化资源利用。本文归纳了现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业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三维地质建模是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将散布的勘探数据整合为反映地质构造及属性变化的数字化模型。这些模型可分为面模型、体模型和混合模型,同时根据用途和数据来源,又可细分为静态模型(构造模型、地层模型、属性模型)和动态模型。建模过程包括数据获取、处理和模型构建,涉及地质勘探数据、遥感数据和工程数据等多种数据来源,并通过多种插值方法弥补数据不足,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建模软件。在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应用方面,三维建模的应用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采矿工程设计和矿山安全生产,通过建立准确的三维模型,提升对地下结构的认识,实现资源量计算的智能化与动态管理。三维通风模拟与可视化技术能够优化通风方案,节约成本,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与自动化设备和传感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矿区实时监控、精确定位和动态调整。在矿山灾害监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进行矿山灾害的分级评价,并结合数值仿真为矿山灾害的预防和风险规避提供有效支持,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当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数据处理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结合人工智能,推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 关键词

    矿业开发三维地质建模资源预测开采设计灾害预警人工智能

  • 文章目录


    0引 言
    1 三维地质建模原理与分类
    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2.1 数据获取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清洗与融合
    2.2.2 数据插值
    2.3 模型构建
    2.3.1 基于数据类型
    2.3.2 基于建模技术
    2.3.3 基于数学原理
    2.4 常用建模软件
    3 地质建模在矿山开发领域的应用
    3.1 矿产资源开发
    3.1.1 成矿预测
    3.1.2 储量估算管理
    3.2 采矿工程设计
    3.2.1 采掘工程布置
    3.2.2 矿井通风模拟
    3.2.3资源智能开采
    3.3 矿山安全生产
    3.3.1 地质灾害评估
    3.3.2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数值仿真
    4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发展方向
    5 结论
  • 引用格式
    张村,贾胜,华埜,等.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进展:原理、方法与应用[J/OL].煤炭科学技术,1-17[2025-01-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115.1541.032.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