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珠江口盆地陆坡类型及其对深水储层的控制
  • 作者

    徐少华王英民何敏杜家元徐国强陈维涛魏文杰陈晨

  • 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为了寻找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扇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沿层属性提取和钻测井信息,探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晚渐新世(23.8 Ma)、早中新世(21 Ma)和中中新世(13.8Ma)的陆坡类型和演化.根据陆坡发育侵蚀水道的规模将其分为侵蚀型、侵蚀-加积型和加积型3类.研究结果表明:侵蚀型陆坡(21Ma)发育大规模的下切峡谷,平面上呈顺直-蛇曲型,剖面上为U型或V型的强振幅反射.峡谷内部充填富砂质的碎屑流或浊流沉积,天然堤不发育;峡谷末端发育大型深水扇朵体.侵蚀-加积型陆坡(23.8Ma)发育规模明显小于峡谷的冲沟,与冲沟相连的盆底扇规模减小.加积型陆坡(13.8 Ma)难以识别侵蚀水道.陆坡以粉砂岩和泥岩的披覆沉积为主,低密度浊流或异重流为主要的搬运机制,沉积物在非限制性环境下大多沉积在中—上陆坡区,难以搬运至深水盆地.强烈的构造活动和近物源易于诱发陆坡沉积物的垮塌,是侵蚀型陆坡形成的主要原因.稳定的构造沉降、欠补偿或补偿环境、远离主河口、弱的水动力条件以及海平面持续下降但不低于陆架坡折是加积型陆坡的成因.仅依靠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尚不能对深水储层是否大规模发育做出判断,而伴随海平面持续下降形成的陆坡侵蚀峡谷是深水储层发育的重要保障.
  •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陆架边缘三角洲陆坡深水扇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407);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