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particle attachment science:study on hydrophobic force between bubble and particle based on AFM and DWFA
邢耀文桂夏辉韩海生孙伟曹亦俊刘炯天
XING Yaowen1 ,GUI Xiahui1 ,HAN Haisheng2 ,SUN Wei2 ,CAO Yijun1,3 ,LIU Jiongtian1,3
中国矿业大学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大学 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为探索颗粒气泡体系疏水力的长程及短程来源机制,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浮选动态润湿膜分析仪(DWFA)对气泡与同一疏水玻璃基板间的疏水力进行测试。AFM发现气泡与亲水性玻璃基板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单调斥力作用,体系不存在诱发液膜失稳的引力作用项。疏水性颗粒气泡间的液膜是不稳定的,当AFM负载力到达19.3 nN时,力曲线中观察到了明显的跳入黏附现象。疏水玻璃与气泡间的疏水力以3.50 nm的衰减长度按单指数模型衰减,液膜在32.96 nm临界破裂厚度处破裂。该疏水力倾向于一种短程力(<50 nm),其源自界面的水分子重排熵效应。DWFA法同样发现亲水性玻璃基板与气泡间的液膜是稳定的,当总分离压力与气泡内部拉普拉斯压力相等时,液膜到达133 nm的平衡膜厚度。疏水性玻璃基板与气泡间的液膜是不稳定的,液膜发生快速薄化并分别在185 nm临界膜厚处破裂。对疏水力进行定量求解发现该力以47.30 nm的衰减长度衰减,所获得的疏水力为一种长程作用力,该力源于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空化效应。AFM和DWFA排液试验中所用的气泡尺寸分别为微米级及毫米级,疏水力受气泡本身的尺寸影响,与气泡表面的毛细波传播有关,在吸引力作用下大气泡表面会形成更强烈的毛细波震荡。由于疏水界面水分子的热力学不稳定性,这种界面波动会诱发疏水固液界面空化气泡的析出,增加了引力作用程。
颗粒-气泡黏附疏水力AFMDWFA
bubble-particle;attachment;hydrophobic force;AFM;DWFA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