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 of energy partition evolution of excavation roadway rockburst in coal seam under tectonic stress field
王书文鞠文君潘俊锋陆闯
WANG Shuwen1,2,3 ,JU Wenjun2,3 ,PAN Junfeng2,3 ,LU Chuang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采研究分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在新建深部矿井,原岩应力区煤巷掘进冲击地压问题日益突出,且现场破坏具有区间性和方位性特征,为揭示这一机制,针对深部构造应力场条件下的煤层掘巷,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建立不同掘进速度下围岩弹性能空间分区演化模型,划定能量非稳态释放边界,分析其分布形态与能量特征,结论与现场实际破坏情况较为吻合。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弹性能所处状态及变化特征的不同,构造应力场煤巷掘进围岩在空间上可划分为6类区间,顶底板内同时分布能量积聚区和释放区,而巷帮仅存在能量释放区,这与最大主应力的做功特征密切相关。掘进速度增大时,围岩弹性能释放区的走向范围将同时向两端扩展,非稳态释能边界沿走向不断拉长,具有冲击风险的范围不断扩大。构造应力场中,巷帮潜在冲击启动区位于工作面附近,其冲击发生必要条件包括高原岩应力和快速掘进。巷帮和工作面潜在冲击启动区均位于围岩浅部。由于滞后区顶底板能量非稳态释放前积聚水平更高,加上顶板和帮部支护作用,导致底板滞后区冲击破坏强度要大于工作面附近顶底板和巷帮冲击破坏强度。研究结论与构造应力场现实冲击案例较为吻合,对构造应力场煤巷掘进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解危方法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冲击地压掘进巷道能量分区演化构造应力
rockburst;excavation roadway;energy;zonal evolution;tectonic stress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