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淮南煤田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及其形成作用
  • 作者

    汪子涛刘启蒙刘瑜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 摘要

    为探究淮南煤田地下水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各项水化学作用的强度,将淮南煤田划分为松散层较厚的北部区域与松散层较薄的南部区域,收集了两区域16个矿井主要突水含水层的水化学测试数据,综合采用离子组合法、Gibbs图、氯碱指数等方法研究了各含水层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总溶解固体与松散层埋藏厚度呈正相关,其均值范围在951.92~2 667.79 mg/L。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大,脱硫酸、浓缩结晶及阳离子交替吸附等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得到增强,使SO42– 不断消耗形成HCO3– ,导致溶解度小的HCO3– 结合Ca2+、Mg2+析出,并最终形成以NaCl主导的高矿化度水体。该结论将为深部煤矿区水害防治、水资源利用等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淮南煤田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7YFC080410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E145)
  • 相关文章
  • 相关专题
  • 图表
    •  
    •  
    • 采样点分布及研究区基岩地质图

    图(7) / 表(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