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北部湾盆地古近纪断裂体系发育及其控盆作用
  • 作者

    刘雨晴吴智平王毅程燕君

  • 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 摘要
    为加深对北部湾盆地裂陷结构发育与转型过程的认识,运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古近纪断裂体系的发育及控盆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详细刻画主干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基础上,明确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性,进而基于各凹陷结构的精细解剖,综合平衡剖面恢复和沉降中心研究阐述了断裂体系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探讨了古近纪断裂体系的控盆机制,认为板块调整事件造成的区域应力场的转变控制了断裂体系的时空差异,进而造成了盆地结构的发育和转型.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纪,北部湾盆地主干断裂体系的发育演化经历了3个期次,NE向控盆时期(65.0~56.0 Ma)、NEE向控盆时期(56.0~37.8 Ma)和近EW向控盆时期(37.8~23.0 Ma),各时期控盆断裂的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130, 155, 175 m/Ma.这3个阶段控盆断裂表现出来的优势方向的转变揭示了古近纪区域伸展应力场的顺时针转变,同时伴随着走滑效应的增强.受上述断裂体系控制,盆地的裂陷结构相应的经历了简单伸展半地堑、复杂伸展半地堑和走滑改造半地堑3个阶段,沉降中心的展布受控于断裂活动同样经历了NE→NEE→近EW向的顺时针转变.北部湾盆地断裂体系及其控制下的裂陷结构演化与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汇聚、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古南海的拖曳俯冲所引起的区域应力场性质和方向的转变密切相关.
  • 关键词

    断裂体系盆地结构构造演化北部湾盆地南海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1);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