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以黔北地区金沙参1井龙潭组为例
  • 作者

    邓恩德易同生颜智华姜秉仁王冉付炜

  • 单位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黔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贵州林华矿区页岩气参数井金沙参1井为例,采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地化、覆压孔渗、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现场解析及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测试方法,结合实际地层地质条件,研究了龙潭组页岩气聚集条件,综合考虑页岩气发育的关键地质参数,认为层段一含较厚的黑色炭质页岩、有机碳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较低、脆性较好、含气量高,资源潜力大,勘探条件好,为最优勘探层段.研究结果表明:1)黔北地区龙潭组泥页岩单层厚度薄、累计厚度较大(约44.65 m),与砂岩、煤层互层出现;2)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TOC平均为4.20%)、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53%),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平均为46.41%)、石英次之(质量分数平均为28.34%),泥页岩脆性指数整体较高,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及有机质孔,比表面积、总孔体积较大,以中孔为主,泥页岩现场解析含气量较高(平均为3.25 m3/t),饱和吸附气量较高(平均为2.33 m3/t),含气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聚集条件;3)TOC是泥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现场解析含气量和饱和吸附气量均与TOC呈良好的正相关,含气量与BET比表面积呈较好的正相关,泥页岩饱和吸附气量与黏土矿物含量、BET比表面积均呈较好的正相关;4)金沙参1井位于新化向斜西翼靠轴部端,表现为向斜控藏下的原地型页岩气富集模式,构造稳定,后期改造程度较低,保存条件较好;综合考虑各项页岩气发育地质参数,将龙潭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层段,并结合砂岩、煤层发育特点,揭示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 关键词

    页岩气海陆过渡相聚集条件含气性富集模式有利层段勘探潜力黔北地区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4004-007);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018-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20201-05);
  •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与实验
    2.1 样品
    2.2 实验
    3 页岩气聚集条件
    3.1 岩石矿物学特征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矿物组成
    3.1.3 脆性指数
    3.2 有机地化特征
    3.3 储集物性特征
    3.3.1 孔隙度和渗透率
    3.3.2 孔隙类型
    3.3.3 孔隙结构特征
    3.4 含气性特征
    3.4.1 含气量现场解析
    3.4.2 等温吸附
    3.4.3 含气性主控因素
    4 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4.1 气藏剖面特征
    4.2 有利层段评价参数
    4.3 勘探潜力分析
    5 结 论
  • 引用格式
    邓恩德,易同生,颜智华,姜秉仁,王冉,付炜.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以黔北地区金沙参1井龙潭组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0,49(06):1166-1181.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