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沁水盆地阳泉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
  • 作者

    李阳阳李贤庆张学庆肖贤明于振锋王保玉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页岩储层特征是进行页岩气储集能力评价的基础内容。为探究高演化阶段煤系页岩气储层性质和优选有利储层,运用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低温N2和CO2气体吸附多种实验方法,对沁水盆地阳泉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阳泉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TOC平均为4.9%),处于过成熟阶段(Rran平均为2.32%),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较高(平均为50.0%),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率平均为6.61%,渗透率平均为0.006 3 ×10–3μm2),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为主,微米–纳米级孔隙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孔隙总孔容为0.025 5~0.051 7 mL/g,平均0.038 9 mL/g,总比表面积为12.64~40.98 m2/g,平均28.43 m2/g,微孔(<2 nm)、介孔(2~50 nm)的孔容与比表面积呈良好的正相关性,宏孔(>50 nm)孔容与比表面积则相关性不明显,表明微孔和介孔是阳泉区块煤系页岩气储集的主要载体。总体来说,阳泉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储集性能,但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较差,影响页岩气的开发。

  •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煤系页岩储集物性孔隙结构阳泉区块沁水盆地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102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6ZX05007-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YJSMT02)
  •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与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有机质特征

      3.2 矿物组成

      3.3 孔隙类型特征

      3.4 孔隙结构特征

    4 结论

  • 引用格式
    李阳阳,李贤庆,张学庆,等. 沁水盆地阳泉区块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2):142–151.
  • 相关文章
  • 图表
    •  
    •  
    • 沁水盆地阳泉区块取样井位置及上古生界地层综合柱状图

    图(5) / 表(0)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