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应力释放率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效应分析
  • 作者

    李杨杨天鸿郝耐宋卫东付建新于玲

  • 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摘要
    西部大规模高强度开采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损伤问题,而工作面的推进速度是高强度开采的重要特征之一,故开展在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推进速度对关键层破坏及失稳机制的影响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进速度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效应问题,本文针对以往研究成果在计算推进速度影响规律时所忽略的时间效应问题,利用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的LDF功能,开展基于应力释放率的推进速度效应分析。并依托高强度开采矿山现场,通过微震事件的定位结果,分析验证推进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时,应力调整范围较大,形成"马鞍形"的应力调整区;而当工作面以较快速度推进时,应力调整范围较小,且形成"子弹形"应力调整区。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每天产生的微震事件分布范围(即开采引起的破坏区)明显减小,工作面后方的微震事件分布范围明显增加,微震事件在煤层顶板的发展高度也变低,从而减小了对岩层的破坏。可以看出工作面推进速度增加的实质是,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时间效应的体现,围岩岩体的变形时间缩短,影响了围岩应力调整的完整程度,形成了不同的围岩应力调整范围。
  • 关键词

    煤矿推进速度应力释放微震数值模拟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FRF-TP-18-021A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9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DUEK2022);
  • 文章目录
    1 推进速度效应分析思路
    2 工程背景
    2.1 小纪汗煤矿简介
    2.2 不同推进速度阶段选取
    3 数值模型及参数选取
    3.1 模型建立
    3.2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3.3 LDF取值
    4 不同推进速度的数值计算
    5 不同推进速度的微震事件定位结果
    6 结论
  • 引用格式
    李杨,杨天鸿,郝耐,宋卫东,付建新,于玲.基于应力释放率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效应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1,38(02):295-303.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