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井酸压工艺及现场试验
  • 作者

    刘长松赵海峰陈帅甄怀宾王成旺

  • 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我国深层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但煤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与深层地质条件匹配耦合性问题亟需解决。为探究深层地质条件下煤储层改造技术,以大宁–吉县区块为地质背景,从该区块深层8号煤层岩石力学参数角度对体积压裂可行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室内三轴酸压物模实验进行验证。基于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此区块8号煤层特征,提出采用“高排量、低酸量、适中砂比”体积酸压工艺技术,并配合“交替注酸、分段加砂、变排量注入”复合工艺。基于此工艺原理开展复合盐酸、氨基磺酸体积压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现场11口产气井日产气量累计达20 469 m~3,其中10口生产直井最高产气量可达5 791 m~3/d;1口生产水平井投产后日产气最高1.1万m~3,同时体积酸压工程因素(排量、加液强度)与裂缝监测破裂面积存在较好相关性。提出应进一步提升压裂液排量且应优选在11~15 m~3/min;应减小整体用酸量,同时进一步优选酸液浓度;优选低密度支撑剂并优化加砂工艺以提升加砂规模;清洁压裂液加液强度优选在150~250 m~3/m;同时应提升配套设备质量,例如提升套管钢级,优化压裂设备等。研究从体积酸化压裂工程角度为该区块及类似地质条件下深层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 关键词

    体积酸化压裂深层煤层气压裂液体系增产措施大宁–吉县区块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72333);
  • 文章目录
    1 区块地质概况
    2 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
    2.1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2.2 酸压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3 体积酸化压裂工艺技术
    3.1 交替注酸、变排量注入工艺
    3.2 分段加砂工艺
    4 现场试验
    4.1 工艺试验
    4.2 排采控制参数
    4.3 生产效果分析
    4.4 施工参数分析
    5 结论
  • 引用格式
    刘长松,赵海峰,陈帅,甄怀宾,王成旺.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井酸压工艺及现场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50(09):154-162.
  • 相关文章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