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关于煤系石墨鉴定标准的讨论
  • 作者

    曹代勇王路朱文卿吴国强魏迎春宁树正王桂香肖金成徐祥刘亢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山西能源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系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地质局

  • 摘要
    煤系石墨的鉴别及其类型划分,是矿产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制定煤系石墨鉴定标准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煤石墨化作用与煤化作用是连续递进加跃变的演化过程,煤系石墨的大分子结构阶跃性演化和物质组成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矿种鉴别的复杂性。为制定科学实用的鉴定标准,从成矿机制研究和资源评价需求出发,按照矿石总体石墨化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了煤系石墨一号、二号、三号等3种类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补充了110多组实测数据,修改完善了由初步鉴定指标和精确鉴定指标构成的煤系石墨鉴定指标体系。初步鉴定指标包括挥发分产率Vdaf和最大反射率Rmax,用于资源评价和地质勘查阶段初步区分煤与煤系石墨;精确鉴定指标包括晶面间距d002及其等效的石墨化度G、拉曼光谱参数R2,用以精确鉴别煤与煤系石墨,并划分煤系石墨类型。基于涵盖我国主要煤系石墨矿山500余组样品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了煤系石墨类型划分指标:煤系石墨一号,0.335 4 nm≤d002<0.338 0 nm(G>0.70)、R2<0.50;煤系石墨二号,0.338 0 nm≤d002<0.340 0 nm(G>0.50~0.70)、R2值范围0.50~0.60;煤系石墨三号,0.340 0 nm≤d002<0.344 0 nm(G>0~0.50),R2值范围0.50~0.60。根据上述指标,建立了煤系石墨鉴定模板,主要煤系石墨矿山样品测试数据表明,该鉴定模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关键词

    煤系石墨鉴定标准指标类型划分鉴定模板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97,41772156);湖南省自然资源科研(标准)项目(2021B03);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20210092);
  • 文章目录
    1 标准编制依据
    1.1 煤系石墨成矿机制
    1.2 实测数据统计分析
    2 标准制定原则
    2.1 科学性
    2.2 系统性
    2.3 适用性
    2.4 可操作性
    3 煤系石墨分类
    3.1 煤系石墨类型
    3.2 煤系石墨一号
    3.3 煤系石墨二号和三号
    4 煤系石墨鉴别与分类指标
    4.1 指标选取
    4.2 指标体系与鉴定模版
    5 鉴定指标应用
    5.1 煤系石墨与煤的鉴别
    5.2 煤系石墨分类
    6 结论
  • 引用格式
    曹代勇,王路,朱文卿,吴国强,魏迎春,宁树正,王桂香,肖金成,徐祥,刘亢.关于煤系石墨鉴定标准的讨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50(12):105-113.
  • 相关文章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